哪些人不能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指依法律或法人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通俗来讲,就是代表公司行使权力、承担责任的那个人。那么,哪些人不能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呢?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第十二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能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不能辨认自己行为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自然人,比如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则是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这类人由于不能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或者不能完全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所以不适合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来代表公司行使权力和承担责任。 其次,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正在被执行刑事强制措施的人也不可以。执行刑罚就是正在监狱服刑等情况,而刑事强制措施比如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因为他们的人身自由受到了限制,无法正常履行法定代表人的职责,自然不能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再者,被吊销营业执照未满一定期限的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也受到限制。《企业法人法定代表人登记管理规定》第四条规定,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对该企业违法行为负有个人责任,自该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逾三年的,不得担任法定代表人。这是为了防止有不良经营记录的人再次担任法定代表人,给市场秩序带来不利影响。 另外,个人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的人同样不能担任。法定代表人需要对公司的经营和决策负责,如果个人有大额债务未还,可能会影响其对公司事务的决策和处理,也不利于公司的稳定经营。 最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担任法定代表人的其他情形也需要遵循。不同的行业和特殊情况可能会有额外的规定,所以在确定法定代表人时,一定要仔细了解相关法律和规定。总之,在选择公司法定代表人时,要确保其符合法律规定,这样才能保障公司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