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年限到期了还能住吗?


当我们谈到房屋产权年限到期后能否继续居住的问题,需要先明确房屋产权的构成。房屋产权其实包含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两部分。房屋所有权是指对房屋本身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四十条规定,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也就是说,房屋所有权是永久属于业主的,只要房屋不被拆除或者因质量问题无法居住,业主就可以一直拥有它。 而土地使用权则是有期限限制的。不同用途的土地,使用期限也不一样。例如,居住用地的使用年限是70年,工业用地是50年,商业、旅游、娱乐用地是40年等。这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十二条的规定。 对于居住用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五十九条第一款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的,自动续期。续期费用的缴纳或者减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这就意味着,住宅产权年限到期后,业主不需要额外办理复杂的手续,土地使用权会自动续期,业主依然可以继续居住。 对于非住宅建设用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五十九条第二款规定,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后的续期,依照法律规定办理。该土地上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动产的归属,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通常情况下,如果土地使用者要继续使用土地,应当至迟于届满前一年申请续期,除根据社会公共利益需要收回该幅土地的,应当予以批准。经批准准予续期的,应当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依照规定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如果没有申请续期或者申请续期但未获批准的,土地使用权由国家无偿收回,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由国家无偿取得,但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补偿。 综上所述,住宅产权年限到期后可以继续居住,因为土地使用权会自动续期。非住宅产权年限到期后,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按照法律规定办理续期手续,若符合条件续期成功也能继续使用,如果无法续期则可能面临土地被收回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