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空白部分应该由谁填写?


在讨论劳动合同空白部分由谁填写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它规定了双方在工作过程中的各项权益和责任,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条明确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这意味着劳动合同的签订过程应该是双方充分沟通、协商,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的结果。 关于劳动合同空白部分的填写主体,虽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空白处具体由谁填写,但根据上述原则和实践情况,通常应该由双方协商确定。一般来说,涉及劳动者个人信息的部分,如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等,自然是由劳动者本人填写,因为这些信息只有劳动者自己最为清楚准确。例如,劳动者的身份证号码是独一无二的身份标识,只有劳动者本人能够提供正确的信息。 而涉及用人单位相关信息以及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劳动报酬、工作时间等重要条款,应当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后填写。这是因为用人单位对自身的工作安排、薪资体系等情况更为了解,而劳动者则对自己的工作期望和要求有明确的想法。双方通过协商,将这些重要条款明确写入合同,才能保障合同的公平性和合法性。比如,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工作范围和工作环境,劳动报酬则是劳动者最为关心的问题,这些都需要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协商确定。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用人单位不能在合同空白处随意填写不利于劳动者的内容。如果用人单位在劳动者签订空白合同后擅自填写对劳动者不利的条款,这种行为可能被认定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有权要求确认该条款无效,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例如,如果用人单位在空白合同中擅自降低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申请确认该条款无效。 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应当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对于空白部分要及时与用人单位协商填写完整。如果发现合同存在不合理或者不明确的地方,要及时提出疑问,要求用人单位进行解释和说明。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劳动合同真实反映双方的意愿,有效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