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审查调查人涉嫌职务犯罪的,应当由什么案件处理呢?
我遇到这么个事儿,有个被审查调查人涉嫌职务犯罪了,我不太清楚这种情况在法律上应该由什么样的案件来处理,是有专门的规定吗?想了解一下具体的法律依据和处理方式。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我国,当被审查调查人涉嫌职务犯罪时,处理程序和负责的主体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首先,我们要明白职务犯罪的概念。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依照刑法应当予以刑事处罚的犯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十一条规定,监察委员会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其中包括对涉嫌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徇私舞弊以及浪费国家资财等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进行调查。所以,当发现被审查调查人涉嫌职务犯罪时,一般是由监察委员会启动调查程序。监察委员会会依法收集被调查人有无违法犯罪以及情节轻重的证据,查明违法犯罪事实。
在监察委员会调查结束后,如果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制作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提起公诉。人民检察院对于监察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对被调查人采取强制措施。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需要补充核实的,应当退回监察机关补充调查,必要时可以自行补充侦查。对于有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不起诉的情形的,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依法作出不起诉的决定。监察机关认为不起诉的决定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 检察院提请复议。
最后,人民法院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对被告人的行为进行定罪量刑。如果被告人被认定构成职务犯罪,法院会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法律的有关规定判处相应的刑罚。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