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机关开办的企业注销了由谁负责?
我发现行政机关之前开办了一家企业,现在这家企业注销了。我跟这家企业有一些业务往来,涉及到一些未解决的权益问题。我想知道在企业注销后,到底该由谁来对相关事务负责呢?是行政机关,还是有其他的承担主体?
展开


在探讨行政机关开办的企业注销后由谁负责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几个关键的法律概念。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而行政机关开办的企业一般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这意味着正常情况下它能以自己的财产独立承担责任。 当企业经过合法的清算程序并注销后,通常情况下,企业的法人资格消灭,其责任也随之终结。不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十九条规定,法人解散的情形包括法人章程规定的存续期间届满或者法人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法人的权力机构决议解散等。在企业解散后,应当依法进行清算。 如果行政机关开办的企业在注销过程中,行政机关存在过错,比如未依法组织清算,或者在清算过程中恶意处置企业财产,那么行政机关可能需要对企业的债务承担相应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第十九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以及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在公司解散后,恶意处置公司财产给债权人造成损失,或者未经依法清算,以虚假的清算报告骗取公司登记机关办理法人注销登记,债权人主张其对公司债务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这里虽然主要说的是公司股东等主体,但行政机关作为开办单位,如果存在类似行为,也可能适用相关原则。 另外,如果企业注销是因为行政机关的行政命令等原因导致,且行政机关的行为对债权人等相关主体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受害人有权要求行政机关承担赔偿责任。 综上所述,行政机关开办的企业注销后,一般先看企业是否依法清算注销,若没有依法清算,行政机关存在过错时需担责;若因行政机关行政命令导致注销并损害他人权益,行政机关也可能要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