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死后残疾子女应由谁抚养?
我家里有个残疾的孩子,现在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很担心以后父母不在了,这个残疾的孩子该由谁来抚养。想了解一下在法律上对于这种情况是怎么规定的,都有哪些人可能会承担起抚养责任 。
展开


当父母去世后,残疾子女的抚养问题法律是有明确规定的。 首先,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者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这是基于亲属之间的亲情和伦理关系,同时也是法律赋予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四条就对此作出了规定。 其次,如果残疾子女有成年且具有抚养能力的兄、姐,那么在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无力抚养的情况下,兄、姐对未成年的残疾弟、妹,有抚养的义务。即便残疾子女已成年,但因残疾而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兄、姐在有负担能力时,同样要承担相应的扶养责任。 再者,如果残疾子女有配偶,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配偶有相互扶养的义务,要对其进行照顾和扶持。 另外,若存在其他近亲属,如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在有抚养能力和条件的前提下,也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抚养责任。要是没有上述这些合适的抚养人,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残疾子女,根据《民法典 》第二十八条规定,可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配偶;父母、子女;其他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 除了亲属抚养,若残疾子女符合社会救助条件,还可以申请政府相关部门的救助,像低保、残疾补贴等,以此保障基本生活,也可以寻求社会慈善组织等的帮助。 相关概念: 抚养:是指长辈对晚辈的抚育教养,为其提供生活上的照顾和经济上的支持等 。 扶养:是指平辈之间在物质上和生活上的相互扶助 。 监护:是对未成年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 。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