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赁合同应该由谁来拟定?


在租赁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关于由谁来拟定合同并没有强制性的法律规定。从法律层面来看,无论是出租方还是承租方,亦或是双方共同委托第三方,都有权拟定租赁合同。 下面来详细说说不同主体拟定合同的情况。首先是出租方拟定合同。在很多常规的租赁交易中,尤其是在房屋租赁等较为普遍的场景下,由于出租方往往拥有更多的经验和资源,所以常见由出租方来拟定合同。出租方拟定的合同可能会更多地考虑自身的权益和利益保护。比如在房屋租赁中,房东可能会在合同里明确规定租客不得随意改变房屋结构,或者提前解约时要承担较高的违约金等条款。这种情况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规定,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对方注意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等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如果出租方没有尽到这些义务,承租方有权主张该条款不成为合同的内容。 接着是承租方拟定合同。当承租方对租赁事项有特殊要求,或者在租赁市场中处于相对强势的地位时,也可以由承租方来拟定合同。例如,一家大型企业租赁办公场地,可能会根据自身的办公需求和管理规范来拟定租赁合同。同样,承租方拟定的合同也需要遵循公平、合法的原则,不能损害出租方的合法权益。 最后是双方共同委托第三方拟定合同。这种方式在一些较为复杂的租赁交易中比较常见。比如大型商业地产的租赁,涉及到众多的条款和细节,双方可能会共同委托专业的律师事务所或者房产中介机构来拟定合同。第三方在拟定合同时,需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同内容公平合理,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零四条就规定,租赁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租赁物的名称、数量、用途、租赁期限、租金及其支付期限和方式、租赁物维修等条款。第三方拟定的合同也必须涵盖这些基本要素。 综上所述,租赁合同由谁拟定并没有固定的答案,关键在于合同的内容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在签订合同前,双方都应该仔细审查合同条款,如有疑问或者不合理的地方,应及时与对方协商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