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民法中“以上”包括本数最初是为什么?

我在看民法相关内容时,看到‘以上’是包括本数的,就很好奇当初立法为什么要这么规定。这个规定在实际运用里很关键,我想知道背后的立法考量,这样有助于我更好理解法律条文。
展开 view-more
  • #民法规定
  • #以上本数
  • #法律解释
  • #立法考量
  • #民法典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民法里,“以上”包括本数这一规定有着重要的意义和背景。从法律概念上来说,“以上”是一个表示范围的词汇,规定其包括本数,能让法律条文的表达更加准确、清晰,避免在理解和适用法律时产生歧义。 这一规定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九条规定,民法所称的“以上”“以下”“以内”“届满”,包括本数;所称的“不满”“超过”“以外”,不包括本数。这一规定是经过长期的立法实践和理论研究确定下来的。 从立法目的来看,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要确保各方的权利义务明确清晰。当使用“以上”这样的表述时,如果不明确包括本数,就可能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一些涉及数量、时间等界限的规定产生不同的理解。比如在规定某种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界限为“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时,如果“以上”不包括本数,那就会出现逻辑矛盾,十八周岁的人就不被认定为成年人,这显然不符合立法原意和社会实际认知。 此外,这种规定也与我国法律体系的一致性和连贯性有关。在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中,也普遍采用了类似的计数规则,这样能保证整个法律体系在表述和适用上的统一,便于法律的实施和遵守。所以,民法规定“以上”包括本数,是为了维护法律的严谨性、准确性以及整个法律体系的协调性。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