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中“以上”包括本数最初是为什么?

我在看民法相关内容时,看到‘以上’是包括本数的,就很好奇当初立法为什么要这么规定。这个规定在实际运用里很关键,我想知道背后的立法考量,这样有助于我更好理解法律条文。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民法里,“以上”包括本数这一规定有着重要的意义和背景。从法律概念上来说,“以上”是一个表示范围的词汇,规定其包括本数,能让法律条文的表达更加准确、清晰,避免在理解和适用法律时产生歧义。


这一规定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九条规定,民法所称的“以上”“以下”“以内”“届满”,包括本数;所称的“不满”“超过”“以外”,不包括本数。这一规定是经过长期的立法实践和理论研究确定下来的。


从立法目的来看,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要确保各方的权利义务明确清晰。当使用“以上”这样的表述时,如果不明确包括本数,就可能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一些涉及数量、时间等界限的规定产生不同的理解。比如在规定某种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界限为“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时,如果“以上”不包括本数,那就会出现逻辑矛盾,十八周岁的人就不被认定为成年人,这显然不符合立法原意和社会实际认知。


此外,这种规定也与我国法律体系的一致性和连贯性有关。在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中,也普遍采用了类似的计数规则,这样能保证整个法律体系在表述和适用上的统一,便于法律的实施和遵守。所以,民法规定“以上”包括本数,是为了维护法律的严谨性、准确性以及整个法律体系的协调性。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

法条里的‘以上’包括本数吗?

我在看法律条文的时候,经常看到‘以上’这样的表述。比如‘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我就很疑惑这里的‘以上’包不包括三年本身。我想知道在法律上对于‘以上’这种表述是怎么规定的,到底包不包括本数呢?

民法典中以上以下是否包括本数?

我在看民法典相关内容时,遇到一些条款里有‘以上’‘以下’这样的表述,不太确定这里的‘以上’‘以下’包不包括本数,就比如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这‘十八周岁以上’包不包含十八岁本身呢?想弄清楚这个问题。

民法典中以上是否包括本数?

我在看民法典相关条文时,里面经常出现“以上”这样的表述。我不太确定这里的“以上”包不包括本数,比如“18周岁以上的自然人”,这个“以上”包不包含18周岁呢?希望懂法律的朋友帮忙解答一下。

法条中的以上和以下是否包含本数?

我在看法律条文的时候,经常看到“以上”“以下”这样的表述。比如“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我就很疑惑,这里的“三年”“七年”到底包不包含在内呢?想了解下在法律里,法条中的以上和以下是否包含本数。

为什么民法的主体范围要从公民扩展到自然人?

我在学习民法的时候,看到以前民法主体范围是公民,现在变成了自然人。我不太理解为啥要这么改,这样的扩展对实际的法律应用和我们日常生活会有啥影响呢?我想弄清楚背后的原因。

民法典体现了哪些立法原则?

最近在学习民法典,发现这部法律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很多方面的规定。想请教一下专业人士,民法典在立法过程中主要体现了哪些原则?这些原则是如何在法律条文中具体体现的?希望能够通过具体例子来帮助理解。

法律规定的县级以上包括县级吗?

我在看一些法律条文的时候,里面提到了‘县级以上’,我不太确定这里说的县级以上包不包括县级本身。我想知道在法律层面上,对于‘县级以上’这种表述有没有明确规定包不包括县级呀,希望得到专业的解答。

刑法中的兜底条款有哪些?

我想详细了解下刑法里的兜底条款。平时听说过这个概念,但不清楚具体都包含哪些条款。我对法律知识不是很懂,想知道哪些条文属于兜底条款,它们都有什么作用,能在实际案例中起到怎样的影响,希望专业人士能给我讲讲。

刑法中金额较大的标准是多少?

我在了解刑法相关知识时,发现很多罪名都提到了“金额较大”,但不清楚具体数额是多少。比如诈骗罪、盗窃罪这些常见罪名,金额较大的界限到底是怎么规定的呢?我想弄明白这个标准,好更清楚一些行为在法律上的界定。

法律条文中“应当使用”和“可以使用”有什么区别?

我在看法律条文的时候,经常看到“应当使用”和“可以使用”这样的表述。我不太明白这两者到底有啥不同,这两个词对实际情况有什么影响呢?比如在一些规定里,这两个词会决定我必须做还是可以选择做,想搞清楚它们的区别。

法律中前款规定是什么意思?

我在看法律条文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前款规定’这样的表述。我不太明白它具体指的是什么,这是指前面某一条法律条文,还是前面某一款呢?它在实际法律应用中有什么作用呀?有点困惑,希望能得到解答。

法律条文中的列举式是什么?

我在看法律条文时,发现有的法条会一个一个列举情况,不太明白这种列举式有什么用,它在法律里是怎么规定和运用的呢?希望了解下这方面知识。

“包括不限于”的法律解释是什么?

在很多合同和法律文件里都会看到“包括不限于”这个表述,我不太明白它到底是什么意思。我自己签合同的时候也遇到了这个词,想知道它对双方权利义务有啥影响,会不会给自己带来额外的责任和风险,所以想了解一下它准确的法律解释。

民法中的重大误解有哪些?

我在签合同的时候,对一些条款的理解好像和实际情况有很大出入。我想知道在民法里,像我这种情况算不算是重大误解呢?民法中的重大误解具体包括哪些情形呀?我很担心这份合同会对我不利。

为什么民法典的内容比刑法典还要多?

我在学习法律的时候发现,民法典的内容看起来比刑法典多好多。我就很纳闷,都是重要的法典,为啥民法典的内容会比刑法典多呢?是和它们的适用范围有关,还是其他方面的原因呢?我想弄清楚背后的原因。

法律条文与法律规则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吗?

我在学习法律的时候,看到说法律条文和法律规则不是一一对应的,但我不太理解。想问问在实际法律体系中,它们为啥不是一一对应呢?是有哪些特殊情况吗?希望能得到通俗易懂的解释。

哪些属于民法规定的物?

最近在学习民法相关知识,对民法里规定的物这一概念有点迷糊。想知道具体哪些东西能被归为民法规定的物,是只包括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还是有其他的?希望能详细了解下这个范畴的界定。

民法典中有哪些保证人民的条款?

我想了解民法典里保证人民权益的条款。最近在学习法律知识,知道民法典很重要,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不太清楚具体有哪些条款是保障人民权益的,希望能有详细的解释,以便我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为什么商法会优先于民法呢?

我在处理一些商业事务时,遇到了法律适用的问题。有人说商法会优先于民法,我不太理解为什么会这样。在实际的商业活动里,我感觉很多规则和民法也有重合的地方,所以想搞清楚商法优先于民法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民法是否存在意思自治原则?

我在学习民法相关知识时,对意思自治原则不太确定。我想知道在民法里到底有没有这个原则,它具体是怎么回事,在实际中有啥作用。希望懂的人给我讲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