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以上是否包括本数?

我在看民法典相关条文时,里面经常出现“以上”这样的表述。我不太确定这里的“以上”包不包括本数,比如“18周岁以上的自然人”,这个“以上”包不包含18周岁呢?希望懂法律的朋友帮忙解答一下。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法律里,“以上”是否包含本数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它会直接影响到法律条文的理解和应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九条明确规定:“民法所称的‘以上’‘以下’‘以内’‘届满’,包括本数;所称的‘不满’‘超过’‘以外’,不包括本数。”这就清晰地表明了,在民法典里,“以上”是包含本数的。


为了让你更好地理解,我们来举几个例子。假设法律规定“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这里的“十六周岁以上”就包含十六周岁本身。也就是说,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如果是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那么就会被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再比如,规定“八十周岁以上的自然人订立遗嘱时,应当有两名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这里的“八十周岁以上”包含八十周岁,“两名以上”也包含两名。即八十周岁的自然人订立遗嘱,就需要有两名或者超过两名的见证人在场见证。


所以,当你在解读民法典条文时,只要看到“以上”这个词,就要知道它是包含本数的。这样准确理解法律条文中数字的含义,才能更好地把握法律的规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

民法典中以上以下是否包括本数?

我在看民法典相关内容时,遇到一些条款里有‘以上’‘以下’这样的表述,不太确定这里的‘以上’‘以下’包不包括本数,就比如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这‘十八周岁以上’包不包含十八岁本身呢?想弄清楚这个问题。

根据民法典规定,多少岁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我想知道在《民法典》里,到底多少岁的人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我在处理一些事务的时候,涉及到行为能力的界定,不太清楚具体的年龄标准,所以想了解一下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中是规定16岁成年还是18岁成年?

最近在学习一些法律知识,看到关于成年年龄的说法好像有不同情况,就想弄清楚在《民法典》里到底是把16岁还是18岁规定为成年的界限呀,想详细了解一下这方面具体规定。

民法典日之前是否包含本日?

在处理一些法律事务时,经常会遇到‘民法典日之前’这样的表述。我不太确定这个‘之前’是否包含当天,比如某个截止日期是民法典日之前,那么当天提交是否有效?希望有专业人士能解答一下。

《民法典》的第二十一条是什么内容?

最近在研究法律知识,看到很多人提到《民法典》第二十一条很重要,但没找到具体内容。自己对这部分比较好奇,想知道它到底规定了些什么,以及在实际生活中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对我们普通人有哪些影响 。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谁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我在看《民法典》相关内容时,看到有提到民事权利能力,但是不太清楚依据《民法典》规定,到底谁有这个民事权利能力。我想了解一下,是所有人都有,还是有什么条件限制呢?希望能得到清晰的解答。

民法典中有哪些保证人民的条款?

我想了解民法典里保证人民权益的条款。最近在学习法律知识,知道民法典很重要,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不太清楚具体有哪些条款是保障人民权益的,希望能有详细的解释,以便我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民法典》第二十一条写了什么?

最近对法律知识感兴趣,尤其想弄清楚《民法典》第二十一条的具体内容。想知道这一条到底规定了哪些方面的事情,在实际生活中会有怎样的应用,对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希望能有人详细解读下。

民法典体现了哪些立法原则?

最近在学习民法典,发现这部法律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很多方面的规定。想请教一下专业人士,民法典在立法过程中主要体现了哪些原则?这些原则是如何在法律条文中具体体现的?希望能够通过具体例子来帮助理解。

法律上是按周岁还是虚岁计算年龄?

我在处理一些涉及年龄的法律事务时,搞不清法律上到底是按周岁还是虚岁来算年龄。比如在刑事责任年龄、民事行为能力这些方面,到底依据哪个年龄计算很让我困惑,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为什么民法的主体范围要从公民扩展到自然人?

我在学习民法的时候,看到以前民法主体范围是公民,现在变成了自然人。我不太理解为啥要这么改,这样的扩展对实际的法律应用和我们日常生活会有啥影响呢?我想弄清楚背后的原因。

民法典中是否有关于刑事诈骗罪的规定?

我遇到了一个涉及诈骗的事情,不太清楚民法典里对刑事诈骗罪有没有相关规定。具体就是想知道民法典在这方面的具体条文或者说法,是不是可以依据民法典来判断一个行为是不是刑事诈骗。

2024年民法典中有哪些令人关注的要点?

想了解2024年民法典里比较受关注的部分,平时对法律不太懂,但感觉民法典和生活息息相关,想知道这一年里民法典有没有什么新的或者特别值得关注的点,好让自己在生活中也能多留意,维护自身权益。

公民从什么时候开始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

最近在处理一些法律事务时,发现对公民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的起始时间不太清楚。比如,新生儿是否一出生就享有民事权利?未成年人在某些情况下是否需要承担民事义务?希望有专业人士能详细解释一下,最好能结合具体的法律条文来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全文是怎样的?

我想知道《民法典》的具体内容,做生意怕遇到纠纷,想提前了解下法律条文心里有底。比如合同签订、侵权责任这些方面的规定,《民法典》全文到底是怎样的呢,希望能有详细介绍。

《民法典》是否包括刑事犯罪相关内容?

我对法律不太懂,想知道《民法典》里面是不是涵盖了刑事犯罪的内容。平时遇到一些法律问题时,不太清楚该从《民法典》找答案,还是和刑事犯罪有关的法律去找,所以想了解《民法典》到底包不包含刑事犯罪的情况。

民法典中规定的刑事犯罪年龄是多少?

我最近对法律知识挺感兴趣,尤其想弄明白在民法典里,到底多少岁要承担刑事犯罪责任。身边也有一些关于未成年人犯错的讨论,就更想知道不同年龄段在刑事犯罪方面是怎么界定的,想具体了解下相关规定。

《民法典》中个人无限连带责任保证有期限吗

在一些借贷或者经济合作场景里,涉及到个人无限连带责任保证。我想知道按照《民法典》规定,这种保证有没有时间限制呀?不太清楚这个期限是怎么确定的,希望能详细了解下。

十八周岁以上的成年人一定都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吗

我最近在学习一些法律知识,对民事行为能力这一块有些疑惑。就想知道满了十八周岁的成年人,是不是就肯定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了。我想具体了解下相关规定和特殊情况是怎样的。

民法典中关于担保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我之前给别人做了债务担保,当时在合同里也没太留意担保期限的事儿。现在有点担心,想弄清楚在民法典里,担保期限到底是怎么规定的呀?是按我们自己约定的来,还是有法律强制规定的情况?要是没约定又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