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资不签劳动合同该如何赔偿?


如果遇到用人单位拖欠工资且未签劳动合同的情况,劳动者可以获得以下赔偿: 首先是工资赔偿。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这就是说,被拖欠的工资,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全部补发。比如,原本谈好月工资5000元,拖欠了3个月,那就得补发15000元。相关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其次是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赔偿。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支付双倍工资的时间最长为11个月,从用工满一个月后的次日开始计算。举例,假如你2024年10月1日入职,到2025年8月31日离职,公司一直没签合同,那么从2024年11月1日到2025年8月31日这10个月,公司要支付双倍工资。法律依据是《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最后是经济补偿。如果因为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未签劳动合同等过错行为导致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还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比如工作2年,就支付2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工作4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这部分的法律依据是《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一项以及第四十七条第一、二款。 相关概念: 双倍工资:指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形下,按照法律规定需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数额的工资,是对用人单位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的一种惩罚性规定。 经济补偿:是在用人单位存在过错导致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等法定情形下,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的补偿费用,用于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和一定生活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