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为什么要交公粮?
我是个农民,以前一直要交公粮,但是不太明白为啥要交。周围很多人也有这个疑惑,想知道从法律层面来讲,农民交公粮的原因是啥,交公粮有啥依据吗?
展开


公粮,简单来说就是农民把自己收获的一部分粮食上交给国家。在过去,农民交公粮是一项带有义务性质的举措,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法律依据。 从历史角度看,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工业基础薄弱,需要农业为工业发展提供支持。农民交公粮就是将农业生产的成果用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支持工业建设和城市发展。国家将征收来的公粮用于储备、供应城市居民和军队等,以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 从法律依据方面,1958年6月3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十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该条例是我国征收农业税(即交公粮)的重要法律依据。该条例规定了农业税的征收对象、税率、征收方式等内容。农民按照规定向国家缴纳公粮,是履行纳税义务的一种形式。 不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十六次会议于1958年6月3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这标志着在我国延续了2600多年的交公粮(农业税)成为历史,农民从此不用再缴纳公粮。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