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无期不如判个几百年?
我不太理解无期和判几百年有什么区别,感觉判几百年好像更能体现对罪犯的惩罚力度。想知道从法律角度看,为什么会有‘无期不如判个几百年’这样的说法,它们在实际执行和法律意义上到底有啥不同呢?
展开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无期徒刑和较长年限的有期徒刑(所谓‘判几百年’只是一种形象化说法)有着不同的定义和适用情况。 首先,无期徒刑是介于有期徒刑和死刑之间的一种严厉刑罚。它是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并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但这并不意味着犯罪分子真的会被关押一辈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十三年。 而较长年限的有期徒刑,通常是根据犯罪情节、危害后果等因素综合判定的。有期徒刑的罪犯同样可以获得减刑,但实际执行的刑期也有相应限制。比如判处有期徒刑的,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说‘无期不如判个几百年’可能是一种误解。从威慑力角度看,‘判几百年’直观上给人感觉惩罚更重。但在实际执行中,由于有减刑等制度,二者都有罪犯提前出狱的可能。并且,法律设置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是综合考虑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罪犯的人身危险性等多种因素,以实现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并不是单纯以刑期长短来衡量惩罚力度。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