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账20万还是50万会被银行查吗?


在我国,转账20万或50万这类大额资金的流转确实会受到一定的监管,但并不是说只要转了这个金额就一定会被查。 首先,咱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大额交易报告制度。这是金融机构为了预防洗钱、恐怖融资等违法犯罪活动,按照规定对达到一定金额的交易进行记录、分析并向相关部门报告的制度。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以下情形属于大额交易:一是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5万元以上(含5万元)、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含1万美元)的现金缴存、现金支取、现金结售汇、现钞兑换、现金汇款、现金票据解付及其他形式的现金收支;二是非自然人客户银行账户与其他的银行账户发生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200万元以上(含200万元)、外币等值20万美元以上(含20万美元)的款项划转;三是自然人客户银行账户与其他的银行账户发生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50万元以上(含50万元)、外币等值10万美元以上(含10万美元)的境内款项划转;四是自然人客户银行账户与其他的银行账户发生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20万元以上(含20万元)、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含1万美元)的跨境款项划转。 从上述规定来看,如果是境内的自然人之间转账,累计或者单笔达到50万会被金融机构作为大额交易记录并上报。而跨境转账时,单笔或累计达到20万人民币,也会进入这个报告范围。不过,这只是报告,并非意味着被查。金融机构报告大额交易,主要是为监管部门提供数据,以便进行宏观的资金流向监测和风险防控。 一般来说,如果你的转账是正常的、合法的资金往来,比如生意上的货款结算、合法的借款还款等,即使金额达到标准被报告了,也不用担心会被特别审查。但要是转账行为存在异常,比如资金来源不明、交易频率与你的业务情况不符、与可疑账户有往来等,就可能会引起监管部门的关注,进而进行调查。所以,只要你的转账是基于合法、正常的业务,按规定操作,就无需过度担忧大额转账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