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收养关系后抚养费会退还吗,会退多少?


在探讨解除收养关系后抚养费是否退还以及退还多少的问题时,我们需要先明确几个关键的法律概念。收养关系,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法定程序,让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形成类似于亲生父母子女的权利义务关系。而抚养费,则是在收养关系存续期间,收养人用于保障被收养人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开销的费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一十八条规定,收养关系解除后,经养父母抚养的成年养子女,对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养父母,应当给付生活费。因养子女成年后虐待、遗弃养父母而解除收养关系的,养父母可以要求养子女补偿收养期间支出的抚养费。生父母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的,养父母可以要求生父母适当补偿收养期间支出的抚养费;但是,因养父母虐待、遗弃养子女而解除收养关系的除外。 从这条法律规定可以看出,抚养费是否退还得分情况来看。如果是养子女成年后,因为他们虐待、遗弃养父母而导致收养关系解除,那么养父母有权要求养子女补偿收养期间支出的抚养费。这是因为养子女的这种不当行为违背了收养关系中应有的道德和法律义务,所以法律赋予了养父母获得补偿的权利。 要是生父母主动要求解除收养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养父母可以要求生父母适当补偿收养期间支出的抚养费。不过,如果是因为养父母虐待、遗弃养子女而导致收养关系解除,那养父母就不能要求补偿抚养费了,这是对养父母不当行为的一种约束。 至于抚养费退还的具体金额,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一个固定的标准。在实际操作中,通常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确定。这些因素包括收养期间实际支出的费用,比如孩子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花费;当地的生活水平,不同地区的生活成本不一样,这也会影响抚养费的计算;以及收养的时长,时间越长,可能支出的费用就越多。一般会通过协商或者法院判决的方式来确定最终的退还金额。如果双方能够友好协商,达成一致意见,那自然是最好的;要是协商不成,就只能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公正的判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