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有被执行人记录,会影响政审吗?
我有个朋友,之前因为一些经济纠纷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现在他想报考公务员,不知道这个被执行人记录会不会在政审环节出问题。想了解下具体在什么情况下会有影响,影响程度如何。
展开


法院有被执行人记录是否影响政审,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首先,需要明确“被执行人”和“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概念。被执行人是指在法定的上诉期满后,或终审判决作出后,未履行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并进入执行程序的当事人。而失信联合惩戒对象,是指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俗称“老赖”。 如果仅仅是被执行人名单上有记录,但并未被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那么对政审的影响通常不会太严重。因为政审主要是审查个人的政治历史、直系亲属和主要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情况,重点在于政治表现和道德品质。这种情况下,只要能够积极履行义务,解决执行案件,一般不会对政审造成实质性的阻碍。 然而,如果已经被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那么可能会对政审产生较为负面的影响,使其难以顺利通过。因为这表明当事人存在严重的信用问题,违背了诚实守信的原则,不符合公务员等公共服务职位对人员的基本要求。例如,在报考公务员时,招录单位可能会认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缺乏诚信和责任感,不适合担任公职。 法律依据方面,虽然没有专门针对被执行人记录影响政审的具体法律条文,但公务员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报考公务员应当具备良好的品行。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行为明显违背了这一要求。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