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会冻结银行卡吗?


肇事逃逸是一种严重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在某些情况下,是有可能导致银行卡被冻结的。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要明白肇事逃逸的定义和性质。肇事逃逸指的是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现场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如果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肇事逃逸会导致银行卡被冻结呢?一般来说,如果受害者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肇事逃逸者承担赔偿责任,并且在诉讼过程中,受害者向法院申请了财产保全。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四条规定,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被保全财产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在这种情况下,法院是有可能冻结肇事逃逸者的银行卡的。 另外,如果肇事逃逸构成犯罪,进入刑事诉讼程序,司法机关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以及后续可能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执行,也可能会对肇事逃逸者的财产进行查封、冻结等措施。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肇事逃逸案件都会冻结银行卡。如果肇事逃逸情节较轻,受害者没有通过法律途径要求赔偿,或者没有申请财产保全,那么通常不会出现银行卡被冻结的情况。而且,即使银行卡被冻结,也不是永久性的。在案件处理完毕,相关的赔偿义务履行完毕后,银行卡是可以解冻的。 总之,肇事逃逸是一种不可取的行为,不仅会加重自己的法律责任,还可能面临财产被冻结等一系列后果。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应该及时停车,保护现场,积极救助伤者,并配合警方的调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