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真的会起诉骗保未遂者吗?


在探讨保险公司是否会起诉骗保未遂者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骗保未遂的概念。骗保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骗保行为,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得逞。骗保本质上是一种欺诈行为,主要目的是非法获取保险公司的赔付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百七十四条规定,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有下列行为之一,进行保险诈骗活动,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一)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二)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或者编造虚假的事故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程度,骗取保险金的;(三)故意造成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如果骗保行为情节严重,达到了刑法规定的标准,还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保险诈骗罪。该条规定,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至于保险公司是否会起诉骗保未遂者,这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从保险公司的角度来看,他们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保险市场秩序的责任。如果骗保行为涉及的金额较大、手段恶劣,或者骗保未遂者存在多次骗保意图等情况,保险公司很可能会采取法律手段起诉。因为起诉不仅可以挽回潜在的损失,也能起到警示作用,防止其他人效仿类似的骗保行为。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保险公司可能不会选择起诉。比如骗保未遂的情节比较轻微,涉及金额较小,而且骗保未遂者主动承认错误并及时纠正,保险公司可能会考虑通过内部处理机制,如解除保险合同、拒绝赔付等方式来处理,而不是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起诉。 对于骗保未遂者来说,即便保险公司不起诉,也不能掉以轻心。骗保未遂的行为一旦被发现,会对个人的信用记录产生负面影响,以后再购买保险时可能会面临更高的保费或者被拒绝承保的情况。此外,如果骗保行为符合行政处罚的标准,相关部门依然会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所以,遵守保险合同的约定和法律法规,诚信投保、理赔才是正确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