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不继承财产会构成犯罪吗?会怎么判?

我最近了解到一些关于继承的事情,心里有些疑惑。我想知道如果不想继承财产,这种行为会不会构成犯罪呀?要是构成犯罪的话,一般会怎么判刑呢?我就是单纯对这方面不太懂,想了解清楚相关规定。
展开 view-more
  • #财产继承
  • #放弃继承
  • #犯罪判定
  • #法律责任
  • #继承法规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一般情况下,不继承财产不构成犯罪。在我国法律体系里,继承本质上是一种民事权利,继承人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既可以选择接受继承,也可以选择放弃继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这说明放弃继承是继承人对自身权利的一种合法处分,只要是真实意愿体现,不违背法律强制性规定以及公序良俗,就是合法有效的,无需承担相应的继承遗产之义务,也不构成犯罪。 不过,存在特殊情况,如果弃权人的行为被判定为虚伪意思表示,并非真正自愿、主动地放弃继承权益,而是以逃避应尽责任与义务为目的,那么这样的行为便有可能被视为无效。比如在司法审判活动的执行程序中,当被执行人明知故犯地实施故意转移资产的行为,以此来逃避执行判决、裁定,便构成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相关概念: 虚伪意思表示:指表意人把真实意思保留心中,所作出的表示行为并非出于真意,其效力以意思表示的解释规则来处理。 公序良俗:指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它包括社会正常运转的一般秩序和其存在、发展所必需的一般道德 。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