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审裁定是否会中止执行?
在司法实践中,当案件进入再审程序时,很多人会关心再审裁定是否会导致原判决、裁定的执行中止。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的执行,但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等案件,可以不中止执行。这一规定体现了法律在保障再审程序顺利进行与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之间的平衡。
对于一般的民事案件,一旦法院决定再审并作出再审裁定,通常会同时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的执行。这是因为再审程序意味着原判决、裁定可能存在错误,为了避免继续执行可能给当事人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暂时停止执行程序。例如,在合同纠纷案件中,如果一方当事人申请再审并获得支持,法院裁定再审,那么原判决中关于财产交付、款项支付等执行内容就会被中止,等待再审结果。
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案件,法律规定可以不中止执行。比如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等案件。这些案件往往涉及到当事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和生存权益,如果中止执行可能会使权利人的生活陷入困境。以追索赡养费案件为例,老人依靠子女支付的赡养费维持生活,如果因为再审裁定而中止执行,老人可能无法及时获得生活费用,影响其正常生活。
此外,根 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九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依法决定再审,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需要中止执行的,应当在再审裁定中同时写明中止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的执行;情况紧急的,可以将中止执行裁定口头通知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并在通知后十日内发出裁定书。这进一步明确了中止执行裁定的程序和要求。
综上所述,再审裁定是否会中止执行需要根据具体案件情况来判断。一般民事案件通常会中止执行,但特殊类型案件可以不中止执行。当事人在遇到再审情况时,应及时了解相关法律规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出售国有资产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传媒合同单方面违约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交通事故骨折责任如何划分?
撞死人了赔钱了是否还要坐牢?
辞退未休年假的补偿标准是怎样的?
在深圳如何续签租赁合同?
打架互殴后医疗费该怎么赔偿?
境外特许权抵免可以在几个年度内结转?
警察叔叔,小孩居住证签注该怎么做?
医保电子凭证怎么下载?
司法系统三权分立是什么情况?
撤诉必须自己去吗,要怎么撤诉?
内资企业合并外企该怎么办?
蒙城县职工医疗卡每月打款金额是多少?
隐瞒婚前财产构成什么罪?
交通事故的处理期限有哪些类型?
什么是房产所有人?
拆迁中断水断电的行为合法吗?
承揽方与定作方的违约责任包括哪些?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