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饰隐瞒犯罪不知情会被判刑吗
我之前帮朋友处理了一批物品,当时他没说东西来源有问题,我也确实不知情。后来才知道那些物品可能和犯罪有关,我很担心自己会不会因此被判刑,想了解下在这种不知情的情况下,法律上会怎么判定,会不会给我判刑呢?
展开


在法律上,对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强调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是明知。这里的“明知”包括确切知道以及应当知道。 确切知道很好理解,就是行为人明确知晓所掩饰、隐瞒的物品是犯罪所得。而应当知道是一种基于各种情况的推断,如果综合各种情形,一般人都能判断出物品可能是犯罪所得,而行为人却声称不知情,这种情况下可能会被认定为应当知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如果行为人确实不知情,也就是既没有确切知道,也不存在应当知道的情况,那么就不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自然不会被判刑。因为犯罪的认定需要同时具备主观和客观要件,主观上缺乏明知这一故意要素,就不符合该罪的构成要件。 然而,司法实践中对于是否“明知”的判断,并非仅依据行为人的陈述,而是要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比如交易的时间、地点、价格、物品的性质、交易方式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如果司法机关通过调查认定行为人存在应当知道的情形,就可能认定其构成犯罪。所以,如果涉及此类情况,建议及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