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死人对方不出谅解书是否会坐牢?


在交通事故中撞死人且对方不出具谅解书是否会坐牢,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交通肇事罪的构成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也就是说,如果在交通事故中撞死人,且肇事者承担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那么就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 接下来分析谅解书的作用。谅解书通常是指在刑事案件中,受害人或其家属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表示谅解,并请求司法机关从轻、减轻或免除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处罚的书面文件。虽然取得谅解书在司法实践中是一个可以酌情从轻处罚的情节,但并不是决定是否坐牢的关键因素。 即使对方不出具谅解书,如果肇事方符合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依然可能会被判刑坐牢。不过,如果肇事方存在一些从轻处罚的情节,如自首、积极救助伤者、主动赔偿损失等,法院在量刑时也会予以考虑。相反,如果肇事方存在恶劣情节,如逃逸、酒驾、毒驾等,那么被判刑坐牢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而且量刑也可能会更重。 总之,撞死人对方不出谅解书并不一定意味着必然会坐牢,但如果构成交通肇事罪,很可能会面临刑事处罚。具体的判决结果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由法院综合各种因素进行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