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间发生交通事故该怎么赔偿?


在工作时间发生交通事故的赔偿问题,涉及到工伤保险赔偿和民事侵权赔偿两个方面。 首先说工伤保险赔偿。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等情形,应当认定为工伤。如果在工作时间发生交通事故符合上述工伤认定情形,职工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一旦被认定为工伤,职工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津贴等。 再说民事侵权赔偿。如果交通事故是由第三方(肇事方)的过错导致的,那么受害职工可以向肇事方主张民事侵权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先由承保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人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承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予以赔偿;仍然不足或者没有投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由侵权人赔偿。民事侵权赔偿的项目通常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 在实际操作中,工伤保险赔偿和民事侵权赔偿可以并行主张,但部分项目可能不能重复获得赔偿。例如,医疗费一般只能获得一次赔偿,如果在民事侵权赔偿中已经获得了医疗费赔偿,在工伤保险赔偿中就不能再次主张。另外,不同地区对于工伤保险赔偿和民事侵权赔偿的具体规定和操作流程可能会有所差异,建议及时咨询当地的社保部门和专业律师,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