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有哪些相关法律规定?
工伤认定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程序,涉及多方面的法律规定。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工伤。工伤,简单来说,就是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患职业病的;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同时,该条例第十五条还规定了视同工伤的情形: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其次,工伤认定的申请流程也有明确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申请工伤认定需要提交一系列材料。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人事关系的其他证明材料;医疗机构诊断证明书、诊断病历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申请人提供的证据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负责安排相关人员配合工作,据实提供情况和证明材料。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出具《认定工伤决定书》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此外,如果职工或者其近亲属、用人单位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了解工伤认定的相关法律规定,有助于劳动者在遭遇工伤时及时、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欠了银行68万没还会面临怎样的后果?
综合执法能够参与征地拆迁吗
试用期离职是否有离职证明?
企业该如何计算应缴纳的税额?
劳动报酬是否属于初次分配?
收养孩子的条件和标准是什么?
社保卡停了还能不能用医保?
电子签章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遗失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
房子过户到子女名下需要收取什么费用?
生育险是在医保里还是社保里?
一档社保每个月个人账户有多少钱?
撞了人跑了会怎么判?
17岁男性与16岁女性发生性关系是否构成犯罪?
起诉离婚时怎样判断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
纳税人识别号和电子回单号一样吗?
临时工事件该如何进行法律分析?
土地承包的经营权流转是什么意思?
购房签约有哪些注意事项?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