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尾楼,作为房地产领域的一个棘手问题,不仅给开发商、建筑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也让众多购房者陷入困境。那么,烂尾楼官司究竟多不多呢?
一、烂尾楼官司现状 在现实生活中,烂尾楼官司的数量不容小觑。一方面,从各地法院受理的案件情况来看,涉及烂尾楼的纠纷案件呈上升趋势。例如,在一些大型房地产项目烂尾后,往往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众多购房者、施工方、材料供应商等相关主体纷纷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像重庆曾有一处烂尾楼,由于房子已部分出售,购房者损失巨大,从而引发了长达7次的法庭之战。
二、引发烂尾楼官司的主要原因及相关法律规定
- 工程款纠纷
- 原因:发包人与承包人围绕工程款的确定与支付时间极易产生分歧。比如,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双方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的认定存在差异,导致工程款的结算出现问题。有些开发商可能会以工程质量不合格为由拖欠工程款,而建筑商则认为自己已按合同要求完成相应工作,应获得足额支付。
- 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百零七条规定,发包人未按照约定支付价款的,承包人可以催告发包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价款。发包人逾期不支付的,除根据建设工程的性质不宜折价、拍卖外,承包人可以与发包人协议将该工程折价,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将该工程依法拍卖。建设工程的价款就该工程折价或者拍卖的价款优先受偿。
- 工期延误纠纷
- 原因:几乎绝大部分的烂尾楼工程都存在工期延误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开发商资金链断裂,无法按时提供工程所需的资金、材料等;也可能是建筑商施工组织不合理、施工力量不足等原因导致。
- 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在烂尾楼工程纠纷案件中,发包人通常不会放弃追究承包人因工期延误而产生的违约责任的机会。
- 购房合同纠纷
- 原因:购房者在购买期房时,往往面临烂尾的风险。当房屋烂尾后,购房者无法按时入住,甚至可能面临购房款无法追回的困境。
- 法律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因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者房屋交付使用后,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经核验确属不合格,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
三、实用法律建议
- 对于购房者
- 签订购房合同前,要仔细审查开发商的资质、信誉以及项目的相关审批手续,确保项目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 一旦发现房屋烂尾,要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如购房合同、付款凭证、开发商的宣传资料等,并与其他购房者联合起来,共同维护自己的权益。
-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与开发商协商解决、向政府相关部门投诉或者通过法律途径起诉开发商。
- 对于建筑商
- 在签订建设工程合同前,要对开发商的资金实力、信誉等进行充分的调查和评估,避免陷入工程款无法收回的困境。
-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和保存与工程相关的各种证据,如施工记录、材料采购凭证、工程进度报表等,以便在发生纠纷时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当出现工程款拖欠等问题时,要及时与开发商沟通协商,如协商不成,要果断采取法律手段,通过诉讼或仲裁等方式解决纠纷。
- 对于开发商
- 在项目开发前,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确保项目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和市场需求。
- 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按时支付工程款,避免因自身原因导致工程烂尾。
- 当项目出现困难时,要及时与相关方沟通协商,寻求解决方案,尽量避免纠纷的发生。
总之,烂尾楼官司数量较多,涉及的法律问题也较为复杂。各方主体在参与房地产项目时,要增强法律意识,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