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合同公证审查的条件是什么

  • #采购合同
  • #公证审查
  • #合同审查
  • #法律条件
  • #法律建议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法律公园特别推荐律师
立即咨询
导读: 在商业活动中,采购合同公证审查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解析采购合同公证审查的条件,结合相关法律条文及实际案例,助您深入了解。同时提供实用法律建议,让您在签订采购合同时更加安心。

采购合同公证审查是国家公证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采购合同这一法律行为及有法律意义的文件和事实,确认其真实性和合法性的活动。其审查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当事人必须具有行为能力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案例:甲公司与17岁的小李签订了一份采购合同,小李并非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该合同在公证审查时,由于小李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且该采购行为超出了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范围,未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所以无法通过公证审查。

合同的订立必须贯彻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等价有偿的原则

平等互利要求合同双方在法律地位上平等,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对等,都能从合同中获得相应的利益。协商一致是指合同的订立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等价有偿意味着合同双方的付出和所得应大致相当。

案例:乙公司在与丙公司签订采购合同时,利用自身优势地位,强迫丙公司接受不合理的价格和条款。这种情况下,该合同违背了协商一致、平等互利的原则,在公证审查时不会被认可。

合同内容不得违反国家的政策、法律法令、公共利益和社会主义道德准则

这是确保合同合法性的重要条件。例如,采购的货物不能是国家禁止流通的物品,合同条款不能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等。

案例:丁公司欲采购一批非法的珍稀动植物制品,该采购合同因涉及违法物品交易,严重违反国家法律和公共利益,无法通过公证审查。

合同当事人各方的主体资格需合格

合同当事人应当具备与签订合同相适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对于企业来说,要审查其是否依法登记注册,是否具有经营相关业务的资质等。

案例:戊公司经营范围并不包括某类特殊商品的采购,但却与供应商签订了该类商品的采购合同。在公证审查时,由于戊公司不具备相应的主体资格,该合同可能无法通过审查。

法律建议

  • 签订前充分了解对方:在签订采购合同前,要对合同对方的主体资格、信用状况等进行全面调查,确保对方具有签订合同的能力和诚信。
  • 仔细审查合同条款:认真审查合同的各项条款,确保合同内容符合法律规定,不损害自身利益,并且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 寻求专业法律帮助:对于复杂的采购合同或涉及较大金额的合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查看更多view-more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laywer-tag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法律公园特别推荐律师
立即咨询
qr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