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离婚诉讼中有哪些流行的16个错误常识?

我正准备打离婚官司,听周围人说了很多关于离婚诉讼的事儿,可我又怕他们说的不对。所以想知道离婚诉讼中流行的那16个错误常识到底是什么,好让自己心里有底,避免在诉讼里犯错。
展开 view-more
  • #离婚诉讼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离婚诉讼中,存在一些广为流传但实际上是错误的常识,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第一个常见错误是认为先提出离婚会吃亏。很多人觉得先提离婚的一方在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权争夺上会处于劣势。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婚姻自由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任何一方都有权提起离婚诉讼,并不会因为谁先提而影响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权的判定,财产分割主要依据夫妻共同财产的情况和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 第二个错误是分居两年自动离婚。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误解。事实上,我国法律没有自动离婚的说法。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但这需要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由法院来判决,而不是自动就解除婚姻关系。 第三个错误是结婚后所有财产都是夫妻共同财产。其实并非如此,根据《民法典》规定,一方的婚前财产、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等都属于个人财产,并不因为结婚就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 第四个错误是只要有对方出轨证据就能让其净身出户。虽然出轨是违背夫妻忠实义务的行为,但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出轨方要净身出户。在财产分割时,法院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但一般不会仅仅因为出轨就让一方不分财产。 第五个错误是孩子判给一方后,另一方就没有任何权利和义务了。实际上,根据《民法典》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同时也有支付抚养费的义务。 第六个错误是谁抚养孩子,孩子的户口就必须跟谁。户口问题与抚养权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父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协商孩子户口的迁移问题。 第七个错误是只要对方不同意离婚,法院就不会判离。如果有证据证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符合《民法典》规定的法定离婚情形,即使对方不同意,法院也会判决离婚。 第八个错误是离婚时彩礼必须全部返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规定了几种应当返还彩礼的情形,比如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如果不符合这些情形,一般不用全部返还。 第九个错误是婚姻期间的债务都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根据《民法典》规定,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除非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 第十个错误是给对方的赠与财产在离婚时可以要回。一般来说,赠与行为完成后,财产所有权就转移了,不能随意撤销。但如果存在法定的可撤销情形,比如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等,赠与人可以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 第十一个错误是离婚后可以随意更改孩子的姓氏。根据相关规定,父或母一方擅自将子女姓氏改为继母或继父姓氏而引起纠纷的,应责令恢复原姓氏。一般情况下,更改孩子姓氏需要父母双方协商一致。 第十二个错误是只要有借条,婚内借款就一定能要回。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之间的借款需要看款项的性质和用途等因素。如果是将夫妻共同财产借给一方用于个人事务等特定情形,在离婚时可以要求返还,但如果是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等,处理方式会有所不同。 第十三个错误是离婚时单位分的福利房一定不能分割。对于单位分的福利房,如果是婚后取得的,且夫妻双方都有一定权益,在离婚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割,比如根据购房时的出资情况等。 第十四个错误是对方有不良嗜好,离婚时自己就一定能获得孩子抚养权。法院在判定孩子抚养权时,会综合考虑双方的抚养能力、抚养条件、孩子的意愿等多种因素,对方有不良嗜好只是其中一个考量因素,但不是唯一决定因素。 第十五个错误是只要签了离婚协议,婚姻关系就解除了。离婚协议只是双方就离婚相关事宜达成的约定,要解除婚姻关系,需要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手续或者由法院判决离婚。 第十六个错误是离婚诉讼中自己不用请律师也能处理好。离婚诉讼涉及到很多法律程序和复杂的法律问题,比如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权等,如果没有专业的法律知识和经验,可能会在诉讼中处于不利地位,影响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在很多情况下请律师是很有必要的。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