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故意伤害罪的判刑流程是什么?


故意伤害罪的判刑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是立案阶段。当发生故意伤害案件后,受害人或其家属、目击证人等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会对报案内容进行审查,如果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并且属于自己管辖的,就会予以立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 接着是侦查阶段。立案后,公安机关会展开侦查工作,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会对犯罪现场进行勘查,询问证人,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等。在这个阶段,犯罪嫌疑人可以委托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 之后是审查起诉阶段。侦查终结后,公安机关会将案件移送至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人民检察院会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包括对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审查,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意见等。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就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 再然后是审判阶段。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会安排开庭审理。在法庭上,公诉机关会指控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出示相关证据,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人可以进行辩护,双方还可以进行辩论。法庭会根据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作出判决。《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 最后是执行阶段。如果犯罪嫌疑人对判决没有上诉,或者上诉后二审维持原判,那么判决就会生效。罪犯会被送到相应的场所执行刑罚,如监狱等。同时,受害人如果因为犯罪行为遭受了物质损失,还可以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犯罪嫌疑人进行赔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