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2024年《民法典》中规定合同成立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我最近签了个合同,但是不确定它有没有成立。想知道在2024年《民法典》里,合同成立的必要条件到底是啥。我就怕合同没成立,到时候自己的权益没法保障,所以希望了解清楚这些条件,让自己心里有底。
展开 view-more
  • #合同成立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2024年《民法典》的框架下,合同成立的必要条件是判断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基础,它对合同双方的权益保障至关重要。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合同成立所需要满足的几个必要条件。首先,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合同是一种双方或多方的民事法律行为,这就意味着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参与。这些当事人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比如,张三和李四签订一份房屋租赁合同,张三和李四就是合同的当事人;再比如,A公司与B公司签订一份买卖合同,A公司和B公司同样是合同的当事人。《民法典》虽然没有明确对当事人的数量作出规定,但从合同的本质来看,至少需要两个不同的主体参与才能构成合同关系。其次,当事人要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一致。主要条款是合同的核心内容,它明确了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一般来说,合同的主要条款包括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等。当事人必须对这些主要条款达成一致意见,合同才能成立。例如,在购买一台电脑的合同中,双方需要就电脑的品牌、型号、价格、交货时间和地点等主要条款达成一致。《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规定,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二)标的;(三)数量;(四)质量;(五)价款或者报酬;(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七)违约责任;(八)解决争议的方法。这表明,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应当对这些主要条款进行明确约定并达成一致。最后,合同的订立要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民法典》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例如,企业之间签订的大型设备采购合同,通常会采用书面形式,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详细记录下来;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菜市场买菜,这种简单的交易可能就是通过口头形式订立合同。总之,只有当以上条件都满足时,合同才能在法律上被认定为成立。合同的成立是合同履行的前提,了解这些必要条件有助于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