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司法鉴定程序步骤是什么?


司法鉴定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在2024年,司法鉴定一般要经历以下步骤: 第一步是委托。这是整个司法鉴定程序的起始点。通常由诉讼活动中的一方当事人或者司法机关向司法鉴定机构提出委托申请。委托时,需要出具鉴定委托书,并且提供全面、真实、充分的鉴定材料,这些材料是鉴定工作开展的基础,对于准确得出鉴定结果至关重要。比如在交通事故的伤残鉴定中,需要提供医院的诊断证明、病历、检查报告等相关材料。根据《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十二条规定,委托人委托鉴定的,应当向司法鉴定机构提供真实、完整、充分的鉴定材料,并对鉴定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司法鉴定机构应当核对并记录鉴定材料的名称、种类、数量、性状、保存状况、收到时间等。 第二步是受理。司法鉴定机构在收到委托后,会对委托事项进行审查。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委托鉴定事项是否属于本机构司法鉴定业务范围,委托鉴定事项的用途及鉴定要求是否合法,提供的鉴定材料是否真实、完整、充分等。如果符合受理条件,司法鉴定机构会作出受理的决定;对于不符合受理条件的,会向委托人说明理由并退还鉴定材料。《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十三条规定,司法鉴定机构应当自收到委托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对于复杂、疑难或者特殊鉴定事项的委托,司法鉴定机构可以与委托人协商决定受理的时间。 第三步是鉴定实施。这是司法鉴定的核心环节。司法鉴定机构受理委托后,会指定本机构具有该鉴定事项执业资格的司法鉴定人进行鉴定。鉴定人会根据专业知识和科学技术手段,对鉴定材料进行分析、检验、鉴别等操作。在鉴定过程中,鉴定人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例如在法医鉴定中,鉴定人要按照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等进行检验和判断。如果鉴定过程中需要补充或者重新提取鉴定材料,司法鉴定机构可以要求委托人补充;委托人补充齐全的,应当及时进行鉴定。 第四步是出具鉴定意见书。鉴定人完成鉴定后,会根据鉴定结果制作鉴定意见书。鉴定意见书应当包括标题、编号、基本情况、检案摘要、检验过程、鉴定意见等内容,并且要由司法鉴定人签名并加盖司法鉴定机构的司法鉴定专用章。鉴定意见书是司法鉴定工作的最终成果,具有重要的证据效力。根据《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三十六条规定,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应当按照统一规定的文本格式制作司法鉴定意见书。 此外,如果委托人对鉴定过程或者鉴定意见有异议,可以按照相关规定申请重新鉴定或者补充鉴定等。司法鉴定程序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和规范要求,每一个步骤都对保障鉴定结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起着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