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抓到逃犯一般的处理程序是怎样的?


当抓到逃犯后,一般会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处理: 首先是抓捕控制阶段。发现逃犯后,公民有权利和义务将其控制住。如果自身力量足够控制逃犯,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其逃脱,但要注意避免过度使用暴力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一旦控制住逃犯,应立即联系公安机关,向警方说明情况,包括逃犯的基本状况、所在位置等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规定,对于有下列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正在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通缉在案的;越狱逃跑的;正在被追捕的。所以,公民扭送逃犯是有法律依据的合法行为。 其次是警方接收与初步调查。公安机关接到报警后,会迅速出警到达现场,将逃犯带回公安机关。在带回的过程中,警方会确保逃犯的人身安全,避免其受到伤害或者再次逃脱。到达公安机关后,警方会对逃犯进行初步的身份核实和调查,确认其是否为被通缉的逃犯,了解其涉嫌的犯罪事实等基本情况。 接着是立案侦查。如果确定该逃犯是被通缉的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会正式对其立案侦查。在侦查过程中,警方会收集与该案件相关的各种证据,包括证人证言、物证、书证等。同时,还会对逃犯进行讯问,了解其犯罪的具体经过、动机等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依法先行拘留,对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依法逮捕。 然后是移送审查起诉。当公安机关完成侦查工作,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足以认定逃犯有罪时,会将案件移送至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人民检察院会对公安机关移送的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包括对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审查,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和罪名进行认定。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 最后是审判阶段。人民法院会对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理。在庭审过程中,会组织控辩双方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听取双方的意见。最终,人民法院会根据查明的事实、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对逃犯作出判决。如果逃犯对判决结果不服,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上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