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非机动车肇事逃逸交警的处理流程是怎样的?


在2024年,当发生非机动车肇事逃逸事件时,交警会遵循一系列规范的处理流程来应对。下面我们就详细了解一下这些流程。 首先是受理与登记环节。当接到非机动车肇事逃逸的报警后,交警部门会立即受理案件。值班民警会详细询问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经过、逃逸车辆及逃逸者的特征等信息,并做好记录。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九条,道路交通事故由事故发生地的县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未设立县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由设区的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所以事故发生地的交警部门会对该案件进行管理和处理。 接着是现场勘查。交警会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对现场进行勘查。他们会收集与事故有关的证据,比如现场的痕迹、遗留物等,以确定事故的发生过程和原因。同时,还会询问现场的目击证人,了解逃逸者和逃逸车辆的相关线索。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三十三条,交通警察勘查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应当按照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规定,拍摄现场照片,绘制现场图,及时提取、采集与案件有关的痕迹、物证等,制作现场勘查笔录。 之后进入调查与追捕阶段。交警会根据现场勘查和证人提供的线索,展开调查工作。他们可能会调取事故现场周边的监控视频,排查逃逸车辆的行驶轨迹;也会走访周边群众,获取更多关于逃逸者的信息。一旦掌握了逃逸者的线索,交警会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追捕。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三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管辖区域和道路情况,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预案,并组织专门力量办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当找到逃逸者后,会进行责任认定。交警会根据事故现场的勘查结果、调查收集的证据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一条的规定,即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来认定逃逸者在此次事故中应承担的责任。 最后是处罚与调解。如果逃逸者被认定为承担事故责任,交警会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处罚。对于非机动车肇事逃逸,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处以罚款等处罚。同时,交警部门会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就事故造成的损害赔偿等问题进行协商。如果调解不成,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八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可以采取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解决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 总之,在遇到非机动车肇事逃逸的情况时,交警会按照严谨的流程进行处理,以保障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和维护交通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