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最新检察机关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八项措施是什么?


检察机关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八项措施是其在履行检察职能过程中,为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而制定的一系列举措。下面为你详细解读这些措施: 首先是全面推行未成年人检察业务集中统一办理。这意味着将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业务整合由未成年人检察部门统一办理。比如在一个涉及未成年人的性侵案件中,除了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还可以对未成年人受到的民事权益损害进行维权,对相关监管部门的履职情况进行行政检察监督等。依据《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等相关规定,集中统一办理能够提高保护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其次是深化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社会支持体系建设。这主要是借助社会力量,比如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社会组织等,为涉罪未成年人和未成年被害人提供心理疏导、法律援助、技能培训等服务。例如对于一些因家庭环境等因素走上犯罪道路的未成年人,通过社会支持体系可以帮助他们重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这一措施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全社会共同保护未成年人的精神。 再者是加强未成年人检察业务规范化建设。检察机关会制定更加完善的工作流程和标准,确保每一个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都能得到公正、高效的处理。比如规范讯问、询问未成年人的程序,避免对未成年人造成二次伤害。这是依据《刑事诉讼法》等法律中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程序的要求。 另外,持续推进未成年人法治教育走深走实也是重要的一项。检察机关会通过开展法治进校园、模拟法庭等活动,提高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就像给未成年人打“法治预防针”,让他们知道什么是违法犯罪行为,如何避免受到侵害。这是落实《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关于法治教育的规定。 第五项是推动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现代化。检察机关会针对办案中发现的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社会问题,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促进源头治理。比如对于校园周边存在的非法经营场所等问题,督促相关部门进行整治。这与《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要求各部门协同保护未成年人的规定相契合。 第六项是加强未成年人检察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学习先进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经验,提升我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水平。虽然目前没有专门的国内法律条文对此进行规定,但这是与国际社会在未成年人保护领域接轨的重要举措。 第七项是强化未成年人检察队伍专业化建设。检察机关会加强对未成年人检察干警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以便更好地处理未成年人案件。这是确保各项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措施能够有效实施的人员保障。 最后一项是完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考核评价机制。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激励检察机关更好地履行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职责。依据相关的检察工作考核规定,确保对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评价客观、公正。 总之,这八项措施从多个方面构建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体系,对于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