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名誉权的相关规定是怎样的?


名誉权是公民或法人享有的就其自身特性所表现出来的社会价值而获得社会公正评价的权利。通俗来讲,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让别人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公正的看法,其他人不能恶意诋毁、污蔑我们。 在2024年,关于名誉权的法律规定仍然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也就是说,如果有人通过侮辱性的语言、编造虚假事实进行诽谤等行为,损害了他人的名誉,就构成了对名誉权的侵害。 当名誉权受到侵害时,被侵权人有权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具体到名誉权侵权案件中,被侵权人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行为,比如停止在网络上发布诋毁的言论;可以要求其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例如在相同的范围内发布声明澄清事实;还可以要求侵权人赔礼道歉。 如果因为名誉权被侵害而遭受了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被侵权人也有权要求赔偿。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对于财产损失,需要有相应的证据证明是因为名誉权被侵害而导致的,比如因为名誉受损导致生意上的损失等。 此外,在网络环境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五条规定,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权利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将该通知转送相关网络用户,并根据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和服务类型采取必要措施;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这就为在网络上维护名誉权提供了更便捷的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