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家赔偿与行政赔偿有什么区别?


国家赔偿和行政赔偿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虽然它们有一定的联系,但也存在明显的区别。下面为你详细介绍2024年国家赔偿与行政赔偿的区别。 首先,从概念上来说,国家赔偿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因行使职权给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人身权或财产权造成损害,依法应给予的赔偿。而行政赔偿是指行政主体违法实施行政行为,侵犯相对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时由国家承担的一种赔偿责任。可以简单理解为,国家赔偿包含的范围更广,行政赔偿是国家赔偿中的一种类型。 在赔偿范围方面,国家赔偿包括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行政赔偿主要是针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的损害进行赔偿。例如,行政机关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等。刑事赔偿则是指司法机关错拘、错捕、错判而引起的国家赔偿,比如对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没有事实证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错误拘留的,对没有犯罪事实的人错误逮捕的等情况。 赔偿义务机关也有所不同。行政赔偿的义务机关是实施侵权行为的行政机关。比如,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违法吊销了一家企业的营业执照,那么该市场监督管理局就是行政赔偿的义务机关。而国家赔偿中,刑事赔偿的义务机关则根据不同情况确定。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依照本法的规定应当给予国家赔偿的,作出拘留决定的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对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的,作出逮捕决定的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再审改判无罪的,作出原生效判决的人民法院为赔偿义务机关。 关于赔偿程序,行政赔偿可以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也可以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如果赔偿请求人对赔偿的方式、项目、数额有异议的,或者赔偿义务机关作出不予赔偿决定的,赔偿请求人可以自赔偿义务机关作出赔偿或者不予赔偿决定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刑事赔偿则是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赔偿义务机关在规定期限内未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三十日内向赔偿义务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复议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决定。赔偿请求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复议机关所在地的同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复议机关所在地的同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 相关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该法对国家赔偿的范围、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赔偿程序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比如,该法第二条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有本法规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情形,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第三条至第五条规定了行政赔偿的范围,第十七条至第十九条规定了刑事赔偿的范围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