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工伤鉴定评级标准是怎样的?


工伤鉴定评级标准是确定工伤职工伤残程度和相应待遇的重要依据。2024年工伤鉴定评级主要依据《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 16180 - 2014 )这一国家标准。 首先,工伤鉴定评级涵盖了多个方面。它会对工伤职工身体各部位的损伤情况进行全面考量。这里的损伤包括器官损伤、功能障碍以及对医疗与日常生活护理的依赖程度等。而且,在评定过程中,还会适当考虑由于伤残引起的社会心理因素影响。 从等级划分来看,一共分为十个等级,其中一级最为严重,十级相对较轻。一级工伤往往意味着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还需要特殊医疗依赖,并且生活完全或大部分不能自理。比如,极重度智能损伤、四肢瘫肌力≤3级或三肢瘫肌力≤2级等情况通常会被评定为一级工伤。 二级工伤相较于一级稍轻,但也是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像重度智能损伤、三肢瘫肌力3级等属于二级工伤的范畴。 随着等级数字的增加,工伤的严重程度逐渐降低。例如,五级工伤一般是器官大部缺损或明显畸形,有较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一般医疗依赖,无生活自理障碍。而十级工伤则是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无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或者存在一般医疗依赖,无生活自理障碍。比如身体各部位骨折愈合后无功能障碍或轻度功能障碍者就可能被评定为十级工伤。 当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就可以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申请时需要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申请后,会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然后,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如果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还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