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期间消费者保障食品安全消费维权要谨记哪六要六不要?

我平时很关注食品安全问题,“315”也提醒大家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维权。但我不太清楚具体要谨记的六要六不要是什么。我想了解这些内容,以便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益,避免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不知所措。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315”期间强调保障食品安全,消费者消费维权谨记的“六要六不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 六要


**一要选择正规渠道**: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要到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正规场所选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六条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义务。正规渠道的经营者通常更注重信誉和商品质量,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购买到不安全食品的风险。


**二要查看相关标识**:要仔细查看食品包装上的标签标识,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七条明确规定,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通过查看这些标识,消费者可以了解食品的基本信息,判断食品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和安全标准。


**三要保留购物凭证**:购物凭证是消费者维权的重要证据。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要向经营者索要发票、收据等购物凭证,并妥善保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商业惯例向消费者出具发票等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消费者索要发票等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的,经营者必须出具。一旦购买的食品出现问题,购物凭证可以帮助消费者证明购买的时间、地点和商品信息,便于维权。


**四要了解食品的储存条件**:不同的食品有不同的储存条件,如冷藏、冷冻、常温等。消费者要了解所购买食品的储存要求,并按照要求进行储存。如果食品因储存不当导致变质,可能会影响食品安全。同时,正确的储存方式也有助于保持食品的质量和口感。


**五要关注食品安全信息**:消费者要通过政府部门网站、媒体等渠道,及时了解食品安全信息和消费提示。政府相关部门会定期发布食品安全抽检结果、风险预警等信息,消费者可以根据这些信息,调整自己的消费行为,避免购买到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


**六要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如果消费者购买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要敢于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可以与经营者协商解决,也可以向消费者协会、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等投诉举报,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


### 六不要


**一不要购买“三无”食品**:“三无”食品是指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以及无生产厂家的食品。这类食品往往来源不明,质量无法保证,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明确禁止生产经营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消费者应避免购买此类食品,以保障自身健康。


**二不要购买过期食品**:过期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可能会滋生细菌、霉菌等有害物质,食用后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要仔细查看食品的保质期,避免购买过期食品。


**三不要贪图便宜购买低价劣质食品**:一些低价劣质食品可能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劣质原料或违规添加剂,以降低成本。消费者不能仅仅因为价格便宜而忽视食品的质量和安全。要选择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食品。


**四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食品**:如路边摊、流动商贩售卖的没有正规包装和标识的食品,这些食品的生产加工环境和卫生条件往往较差,存在较大的食品安全风险。消费者应尽量选择有固定经营场所、信誉良好的商家购买食品。


**五不要盲目相信广告宣传**:一些食品广告可能存在夸大宣传、虚假宣传的情况。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不能仅仅依据广告宣传来判断食品的质量和功效,要理性消费,结合食品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六不要随意食用野生植物和菌类**:很多野生植物和菌类可能含有毒素,食用后会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在没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情况下,消费者不要随意采摘和食用野生植物和菌类。即使是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菌类,也可能存在安全风险,要谨慎购买和食用。


总之,消费者在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维权过程中,牢记“六要六不要”,并充分运用相关法律法规,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确保自身的饮食安全。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最新问题

临时工因不按时发工资解除劳动合同可以索要赔偿吗

我在一家公司做临时工,公司最近总是不按时发工资,这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困扰。我想知道要是因为这个原因我解除劳动合同,能不能向公司索要赔偿啊?主要就是想弄清楚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有没有权利争取赔偿。

帮信罪会被法院判吗?

我最近听说了帮信罪这个罪名,有点担心自己会不会不小心涉及。我之前帮别人做过一些网络相关的事,比如给对方提供过网络接入方面的便利。现在心里很忐忑,想知道如果真的构成帮信罪,是不是就一定会被法院判呢,想了解下具体情况。

刚坐牢出来是否可以办护照出国?

我之前因为一些事情坐过牢,现在刚出来,我想出国去散散心或者找个工作。但是不知道自己这种刚坐牢出来的情况,能不能办理护照出国呢?我很担心因为有坐牢的记录就被限制了。

外地户口改成本地户口后,医社保缴纳基数是怎样的?

我之前是外地户口,现在把户口迁到本地了。不知道户口变更后,医社保缴纳基数会不会有变化,是按照之前外地户口的标准,还是有新的本地标准呢?很想了解清楚这方面的规定。

光明区公司如何进行知识产权实缴注资?

我在光明区有一家公司,现在想把知识产权用来实缴注资,但不太清楚具体该怎么做。不知道要走哪些流程,有什么法律规定和要求也不明白。希望了解一下光明区公司进行知识产权实缴注资的详细情况。

税务机关为查处某公司的税收违法行为收集资料合法吗?

我是一家公司的员工,最近税务机关说要查处我们公司的税收违法行为,一直在收集各种资料。我不太清楚他们这么做合不合法,想知道他们有没有这个权力去收集这些资料,收集资料的范围和方式有没有什么限制呢?

计件工资如何定价?

我在一家工厂上班,工资是按计件算的。但我不太清楚这个计件工资的定价标准是怎样的,感觉有时候定价不太合理,导致我辛苦工作收入也不高。我想知道在法律上,计件工资到底该怎么定价,有没有什么规定呢?

图案注册商标该如何查询?

我想把一个图案注册成商标,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去查询这个图案能不能注册,也不清楚查询的途径和流程。我担心万一盲目去申请注册,结果因为图案不符合要求或者已经被别人注册了,白费时间和精力。所以想了解下图案注册商标查询的具体方法。

有住房公积金购房能便宜多少钱?

我打算买房,听说用住房公积金贷款买房会便宜些,我不太清楚到底能便宜多少钱,也不知道这个便宜是怎么算出来的,想了解下这方面的情况,希望有人能给我讲讲。

工伤休养期间工资该如何发放?

我前段时间工作时受了工伤,现在在家休养。但我不知道公司在我休养期间该怎么给我发工资,是按原来的工资全额发,还是会有折扣?发多久呢?我很担心工资发放的问题会影响我的生活,想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规定。

分公司盖章具有怎样的法律效力?

我和一家公司的分公司签了合同,合同上有分公司的盖章。我不太清楚这个盖章有没有法律效力,万一之后出了问题,这份有分公司盖章的合同能不能保障我的权益呢?我想了解下分公司盖章在法律上到底有啥效力。

父亲因盗窃被行政拘留,政审会不合格吗?

我报考了一个需要政审的岗位,我父亲之前因为盗窃被行政拘留过。我很担心这会影响我的政审结果,导致我无法通过。我想了解一下,父亲因盗窃被行政拘留,到底会不会让我的政审不合格呢?

婚前财产结婚八年后是否就变为共有财产了?

我结婚快八年了,婚前我自己有一套房子和一些存款。最近听说婚前财产结婚八年后就会变成夫妻共同财产,我有点担心。想问问法律上是不是真的有这样的规定,我的婚前财产会不会因为结婚满八年就变成和我爱人共有的了?

新生儿什么时候可以办理身份证件?

我家宝宝刚出生不久,我想给他办个身份证件,方便以后出行等情况使用。但我不知道新生儿什么时候能办,是出生后马上就可以,还是要等一段时间呢?想了解下具体的时间规定。

无证驾驶拖拉机如何处理?

我没有拖拉机驾驶证就开着拖拉机上路了,心里一直很忐忑,不知道被交警查到会怎么处理。我想了解下,无证驾驶拖拉机在法律上到底会面临什么样的处罚呢?希望能有个详细解答。

个体工商户如何补年报?

我是个个体工商户,之前没注意年报时间,错过了年报。现在不知道该怎么补年报,也不清楚补年报的流程和需要注意的地方,怕操作不当影响店铺正常经营,想问问具体该怎么做。

安置房一家人中谁有处理权?

家里有套安置房,家里人对于这套房子的处理意见不一致,有人想卖,有人想留着,我不太清楚在法律上到底谁有权利来处理这套安置房,想了解一下具体的规定。

房子过户时房产证要怎样写才属于自己?

我刚买了套房子准备过户,就怕房产证没写好,房子最后不属于自己了。我不太清楚这里面的门道,想问下在房产证上具体怎么写,才能保证这房子是完全属于我的呢?

个人所得税明细自己要怎么导出来?

我想导出个人所得税明细,但是不太清楚具体的操作流程。我平时对税务方面的操作不太熟悉,也不知道在哪个平台或者通过什么方式可以导出。希望了解具体的导出步骤,这样我就能自己完成操作了。

身份证可以拍照给别人当证人吗?

我朋友遇到点事儿,想让我给他当证人,让我把身份证拍照发给他。我有点担心这样做会不会有啥风险,也不知道法律上允不允许这样操作,所以来问问大家,身份证能拍照给别人当证人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