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期间消费者保障食品安全消费维权要谨记哪六要六不要?

我平时很关注食品安全问题,“315”也提醒大家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维权。但我不太清楚具体要谨记的六要六不要是什么。我想了解这些内容,以便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益,避免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不知所措。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315”期间强调保障食品安全,消费者消费维权谨记的“六要六不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 六要


**一要选择正规渠道**: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要到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正规场所选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六条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义务。正规渠道的经营者通常更注重信誉和商品质量,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购买到不安全食品的风险。


**二要查看相关标识**:要仔细查看食品包装上的标签标识,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七条明确规定,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通过查看这些标识,消费者可以了解食品的基本信息,判断食品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和安全标准。


**三要保留购物凭证**:购物凭证是消费者维权的重要证据。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要向经营者索要发票、收据等购物凭证,并妥善保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商业惯例向消费者出具发票等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消费者索要发票等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的,经营者必须出具。一旦购买的食品出现问题,购物凭证可以帮助消费者证明购买的时间、地点和商品信息,便于维权。


**四要了解食品的储存条件**:不同的食品有不同的储存条件,如冷藏、冷冻、常温等。消费者要了解所购买食品的储存要求,并按照要求进行储存。如果食品因储存不当导致变质,可能会影响食品安全。同时,正确的储存方式也有助于保持食品的质量和口感。


**五要关注食品安全信息**:消费者要通过政府部门网站、媒体等渠道,及时了解食品安全信息和消费提示。政府相关部门会定期发布食品安全抽检结果、风险预警等信息,消费者可以根据这些信息,调整自己的消费行为,避免购买到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


**六要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如果消费者购买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要敢于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可以与经营者协商解决,也可以向消费者协会、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等投诉举报,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


### 六不要


**一不要购买“三无”食品**:“三无”食品是指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以及无生产厂家的食品。这类食品往往来源不明,质量无法保证,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明确禁止生产经营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消费者应避免购买此类食品,以保障自身健康。


**二不要购买过期食品**:过期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可能会滋生细菌、霉菌等有害物质,食用后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要仔细查看食品的保质期,避免购买过期食品。


**三不要贪图便宜购买低价劣质食品**:一些低价劣质食品可能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劣质原料或违规添加剂,以降低成本。消费者不能仅仅因为价格便宜而忽视食品的质量和安全。要选择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食品。


**四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食品**:如路边摊、流动商贩售卖的没有正规包装和标识的食品,这些食品的生产加工环境和卫生条件往往较差,存在较大的食品安全风险。消费者应尽量选择有固定经营场所、信誉良好的商家购买食品。


**五不要盲目相信广告宣传**:一些食品广告可能存在夸大宣传、虚假宣传的情况。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不能仅仅依据广告宣传来判断食品的质量和功效,要理性消费,结合食品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六不要随意食用野生植物和菌类**:很多野生植物和菌类可能含有毒素,食用后会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在没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情况下,消费者不要随意采摘和食用野生植物和菌类。即使是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菌类,也可能存在安全风险,要谨慎购买和食用。


总之,消费者在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维权过程中,牢记“六要六不要”,并充分运用相关法律法规,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确保自身的饮食安全。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最新问题

怀孕辞退员工涉及三期时该怎么赔偿?

我所在的公司辞退了一名怀孕的员工,现在不清楚这种情况下关于三期(怀孕期、产期、哺乳期)具体该怎么进行赔偿。想了解赔偿的标准、依据以及是否存在特殊情况等方面的内容。

厂房拆迁每平方米补偿多少钱?

我家有个厂房面临拆迁,想提前了解下补偿标准。周围也没有类似拆迁案例可以参考,心里很没底。想知道按照法律规定,厂房拆迁每平方米大概能补偿多少钱呢?是有固定标准还是会受很多因素影响 。

只有拆迁安置协议能办产证吗

我家房子拆迁了,现在手里只有拆迁安置协议。我想知道光凭这个协议能不能去办理房产证啊?我不太懂这方面的规定,心里没底,想了解一下到底只有拆迁安置协议的话能不能顺利办下产证来 。

货物劳务税的纳税人和负税人是否一致?

我在做一些生意,涉及货物劳务税。不太明白纳税人和负税人是不是一回事。我给税务部门缴税,这我知道我是纳税人,但感觉最终这税好像还是消费者承担了,那消费者是不是负税人呢?货物劳务税里纳税人和负税人到底是不是一致的呀?

所得税年报如何申报?

我是一家小公司的会计,之前没做过所得税年报申报。听说申报流程挺复杂,我怕弄错了影响公司。想知道所得税年报申报具体要怎么做,需要准备哪些材料,申报的时间有没有限制?

买家恶意掉包会有什么后果?

我是个卖家,最近遇到有买家恶意掉包商品然后申请退款的情况。我想知道这种买家恶意掉包的行为在法律上会有什么后果,我该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希望懂法律的朋友能给我讲讲。

哮喘药是否可以用医保?

我患有哮喘,平时需要长期使用哮喘药来控制病情。药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想了解下哮喘药能不能用医保报销,这样可以减轻我的经济负担。不知道在医保政策里,哮喘药是怎样规定的,哪些可以报,哪些不能报呢?

如何办理二胎准生证?

我和老公打算要二胎,听说得办准生证,但是不太清楚具体咋办。也不知道需要准备啥材料,走哪些流程。周围朋友说法也不太一样,心里没底,想问问到底该怎么办理二胎准生证呢?

办护照是否可以用电子身份证?

我打算去办护照,但是身份证丢了,现在只有电子身份证,不知道在办理护照的时候能不能用电子身份证来办,想了解一下相关规定。

出入境物品携带的规定是怎样的?

我准备出国旅行,不太清楚出入境的时候物品携带都有啥规定。比如哪些东西能携带,哪些不能带,携带数量有没有限制等。想了解一下详细准确的规定,避免在出入境时遇到麻烦。

个人公积金余额如何查询?

我想知道自己公积金账户里还有多少钱,但是不知道通过什么方式可以查询。我不太懂这方面的流程,也不清楚有哪些正规的途径,怕自己找错方法或者遇到不正规的平台。想了解下个人公积金余额具体该怎么查询。

公积金能用来买车吗?

我现在想买辆车,手头资金有点紧张,就想到了公积金。不知道公积金能不能用来买车呢?要是可以的话,能解决我很大的资金难题;要是不行,我就得另想办法了。所以想了解下相关法律规定。

酒驾罚单开了是否还能撤销?

我前几天酒驾被开了罚单,可我觉得当时的判定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检测仪器是不是准确之类的。我就想问问,这种情况下已经开了的酒驾罚单还能不能撤销啊?我需要怎么做才能尝试撤销呢?

单位诈骗时员工主从犯该如何认定?

我在一家单位工作,后来发现单位存在诈骗行为。我就是个普通员工,按上级要求做事。现在案子在查,我很担心自己会被认定为主犯。想了解下在单位诈骗这种情况里,员工的主从犯是怎么认定的,我会不会有事。

意外摔伤手术费医院是先就医再报销吗?

我意外摔伤了,需要做手术,但我不太清楚费用报销的流程。我想知道现在医院对于意外摔伤的手术费,是可以先让患者就医做手术,之后再进行报销,还是需要先自己垫付所有费用呢?

退休人员每月还有住房补贴吗?

我已经退休了,一直住在自己的小房子里。最近听说有的退休人员有住房补贴,我就想问问,退休人员每个月还能有住房补贴吗?我需不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领呢?

未按规定时间披露年报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我公司因为一些特殊情况,没能在规定时间披露年报。我想知道这种情况下会面临什么样的处罚,处罚的依据和标准是什么,会不会对公司后续经营产生严重影响,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同案犯抓不到是否能开庭?

我涉及一个案子,有同案犯还没抓到。我想知道这种情况下案子能不能开庭审理。我很担心一直等同案犯会耽误我的时间,也想早点了解清楚自己面临的情况,所以想知道法律上对于同案犯抓不到时开庭是怎么规定的。

无工资条该如何维权?

我上班后公司一直没给我发工资条,我想了解工资的具体构成和明细都没办法。我担心这样下去会有工资发放不规范的问题,想知道在没有工资条的情况下,我该通过什么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克扣工资由谁解决?

我上班的公司最近总是无故克扣我的工资,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想了解下,遇到这种克扣工资的情况,到底该找谁来解决呢?是找公司内部协商,还是有专门的政府部门可以处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