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弃是否需要民事行为能力?
我想把一些旧家具扔掉,可有人说没民事行为能力就不能抛弃东西。我不太懂,抛弃东西这种行为是不是真得有民事行为能力才行呢?我就想弄清楚这里面的法律规定。
展开


在法律领域中,抛弃是一种法律行为,指的是权利人放弃其对物的权利,使其成为无主物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你不想再要这个东西了,打算让它变成谁都可以拿走的状态。 而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能够以自己的行为独立参加民事法律关系,行使民事权利和设定民事义务的资格。通俗地讲,就是一个人有没有能力独立去做一些和法律相关的事情,比如签合同、买卖东西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不同年龄段和精神状态的人,民事行为能力是不同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一般是指年满十八周岁且精神正常的成年人,他们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对于抛弃这种行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当然是可以自主决定的。比如一个成年人不想要自己的旧手机了,他完全可以把手机扔掉,这在法律上是被允许的。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他们只能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抛弃行为是否与其相适应,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是价值较小、不影响其重大利益的物品,比如一个小玩具,可能可以认为是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他们可以进行抛弃;但如果是价值较大的物品,如一台电脑,他们就不能擅自抛弃,需要经过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或追认。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他们不能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其民事法律行为均需由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所以,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自己是不能进行抛弃行为的。比如一个五岁的孩子,他不能自己决定把家里的贵重物品扔掉。 综上所述,抛弃行为通常是需要一定的民事行为能力的,不同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在进行抛弃行为时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