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准则下企业接受捐赠在会计上怎么处理?
我开了一家小公司,最近接受了一笔捐赠。之前没遇到过这种情况,也不太清楚新准则下在会计上该怎么处理这笔捐赠。是直接计入收入,还是有其他的方式呢?希望了解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
展开


在新准则下,企业接受捐赠的会计处理需要依据相关会计准则来进行,下面为您详细解释。 首先,我们要明确“企业接受捐赠”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企业从外部无偿获得资产或利益,比如收到别的企业赠送的设备、资金等。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等相关规定,企业接受捐赠的会计处理需要区分不同的情况。 如果企业接受的是货币性资产捐赠,像现金。在实际收到时,应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入账。一般会计分录为: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这是因为企业无偿获得了资金,增加了企业的收益,所以计入营业外收入。 要是接受的是非货币性资产捐赠,例如固定资产。此时,需要按照公允价值入账。如果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据,就按凭据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若没有提供凭据,同类或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按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确定;同类或类似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该接受捐赠的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作为入账价值。会计分录通常为:借记“固定资产”等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接受捐赠的资产,在税务处理上也有相应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接受捐赠收入,应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此外,如果接受捐赠是附条件的,比如要求企业在一定期限内用于特定项目。那么在满足条件之前,这笔捐赠可能要先计入“递延收益”科目,待条件满足后再转入“营业外收入”。 总之,企业接受捐赠的会计处理要根据资产类型、是否附条件等情况,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进行,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和合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