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仲裁与法院判决有什么区别?
我遇到了一个纠纷,有人建议我去申请行政仲裁,也有人说直接去法院起诉。我不太清楚行政仲裁和法院判决到底有啥不一样,想知道它们在处理流程、效力、适用范围这些方面都有哪些区别,该怎么选择呢?
展开


行政仲裁和法院判决是解决争议的两种不同方式,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明显区别。 首先,从定义和性质来看。行政仲裁是行政机关以第三者身份,对特定的民事纠纷和经济纠纷按照仲裁程序作出公断的制度。简单来说,就是行政机关来当中间人,对纠纷进行评判。而法院判决是人民法院根据查明和认定的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以国家审判机关的名义,对案件中的民事实体权利义务争议,作出权威性的判定。这是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体现。 在适用范围方面,行政仲裁主要适用于一些与行政管理活动相关的民事纠纷和经济纠纷,比如劳动争议仲裁、人事争议仲裁等。而法院判决的适用范围则更为广泛,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民事、刑事和行政纠纷。无论是合同纠纷、侵权纠纷,还是刑事案件、行政诉讼案件等,都可以通过法院判决来解决。 处理机构和程序也有所不同。行政仲裁由行政机关设立的仲裁机构进行,其程序相对灵活、简便,强调效率。例如,劳动争议仲裁一般会在较短的时间内作出裁决。而法院判决是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诉讼程序进行,程序严格、规范。从立案、审理到判决,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时间限制。比如民事诉讼,一般要经过一审、二审等程序。 效力上,行政仲裁的裁决一般不具有终局性。当事人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法院判决具有终局性和权威性,一旦生效,当事人必须履行。如果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相关法律依据方面,行政仲裁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人事争议处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而法院判决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诉讼程序法以及相关实体法。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