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行政诉讼中近亲属提起诉讼应注意哪些问题?

我家里人在一场行政纠纷里,因为某些原因没办法自己提起行政诉讼,现在打算由我这个近亲属来帮他提起诉讼。但我不太清楚在行政诉讼中,近亲属提起诉讼需要注意些什么,比如有什么特殊的程序、要求之类的,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展开 view-more
  • #行政诉讼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行政诉讼中,当行政行为的相对人因各种原因无法亲自提起诉讼时,其近亲属可以依法代为提起诉讼。不过,近亲属在提起诉讼时需要注意一些重要问题。 首先,要明确近亲属的范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这里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其他具有扶养、赡养关系的亲属。也就是说,只有属于上述范围内的近亲属,才有资格提起行政诉讼。 其次,要妥善处理好诉讼代理的相关事宜。若近亲属是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需要提供能证明自己与死亡公民或无诉讼行为能力公民之间存在近亲属关系的证据,例如户口本、出生证明、亲属关系公证书等。如果近亲属作为诉讼代理人参与诉讼,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事项和权限。若公民在特殊情况下无法书面委托的,也可以口头委托。口头委托的,人民法院应当核实并记录在卷;被诉机关或者其他有义务协助的机关拒绝人民法院向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公民核实的,视为委托成立。 再者,要注意诉讼时效问题。行政诉讼有严格的时效规定,一般情况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近亲属在提起诉讼时,务必在法定的诉讼时效内进行,否则可能会丧失胜诉权。 最后,要准备充分的诉讼材料。提起行政诉讼需要向法院提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起诉状应当记明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等事项。同时,要收集与案件相关的证据,如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决定书、相关的文件、照片、证人证言等,以支持自己的诉讼请求。 总之,近亲属在行政诉讼中提起诉讼时,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确保自身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