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强制措施日期有哪些规定?
我遇到了行政强制措施相关的事,不太清楚行政机关采取措施有没有时间限制。比如扣押我的物品能扣多久,查封场地可以查多长时间。我想了解一下行政强制措施在日期方面到底有啥规定,心里好有个底。
展开


行政强制措施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 关于行政强制措施的日期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有着明确的条文。该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行政机关查封、扣押财物的时间最长是三十天,如果情况复杂,经过批准后可以再延长三十天,总共最长六十天。这里的‘情况复杂’,并没有统一明确的标准,通常是指涉及的案件情况繁多、调查难度大等情况。 同时,该条还规定,延长查封、扣押的决定应当及时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对物品需要进行检测、检验、检疫或者技术鉴定的,查封、扣押的期间不包括检测、检验、检疫或者技术鉴定的期间。检测、检验、检疫或者技术鉴定的期间应当明确,并书面告知当事人。检测、检验、检疫或者技术鉴定的费用由行政机关承担。这是为了避免行政机关利用检测等手段变相延长查封、扣押期限,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另外,对于冻结存款、汇款,《行政强制法》第三十二条规定,自冻结存款、汇款之日起三十日内,行政机关应当作出处理决定或者作出解除冻结决定;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延长冻结的决定应当及时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这同样是为了防止行政机关无限期地冻结当事人的财产,保障当事人对资金的正常使用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