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机关未依照法律规定实施扣押程序是否应承担行政赔偿责任?
我遇到了行政机关对我物品进行扣押的情况,可我感觉他们没按法律规定的程序来操作。我想知道这种情况下,行政机关是不是要对我进行行政赔偿呢?我该怎么维护自己权益?
展开


在探讨行政机关未依照法律规定实施扣押程序是否应承担行政赔偿责任之前,我们先明确行政扣押的概念。行政扣押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了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 行政机关实施扣押程序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规定。我国《行政强制法》对行政机关实施扣押程序作出了详细规定。比如,行政机关决定实施扣押的,应当履行本法第十八条规定的程序,制作并当场交付扣押决定书和清单。扣押决定书应当载明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扣押的理由、依据和期限,扣押财物的名称、数量等内容。同时,扣押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如果行政机关未依照这些法律规定实施扣押程序,就属于违法行为。而当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时,就应当承担行政赔偿责任。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中有明确体现,该法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侵犯财产权情形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具体到未依法实施扣押程序,如果因行政机关的违法扣押行为导致当事人财物损坏、丢失或者其他经济损失,当事人有权要求行政机关进行赔偿。 当事人要求行政赔偿时,一般要先向行政机关提出赔偿申请。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如果行政机关逾期不予赔偿或者当事人对赔偿数额有异议,当事人可以自期间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整个过程中,当事人要注意收集和保存好相关证据,如行政机关的扣押决定书、清单、财物受损的照片、视频等,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