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纠纷调解会的议程有哪些?
医患纠纷调解会是解决医患之间矛盾和争议的重要途径,其议程通常包含以下几个关键部分。
首先是开场与介绍环节。在调解会开始时,主持人会介绍调解会的目的、流程以及调解的规则。同时,会介绍参与调解的各方人员,包括医患双方代表、调解员等。这一步是为了让所有参与人员明确此次调解会的基本情况,营造一个正式且有序的调解氛围。依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相关精神,调解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开场介绍环节就是为了保障这一原则的实现,让双方在清晰透明的环境下参与调解。
接下来是情况陈述阶段。先由患方详细陈述事件的经过、自身的诉求以及认为医院存在的问题等。然后医方进行回应,说明诊疗过程、解释相关医疗行为的合理性等。在这个过程中,双方要如实、客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事实。这是基于《民法典》中关于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平等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保障医患双方都有平等表达的机会,以便全面了解纠纷的来龙去脉。
之后是调查与质证环节。调解员会针对双方陈述的内容进行询问,要求双方提供相关的证据,如病历、检查报告等。双方可以对对方提供的证据进行质证,提出质疑和意见。这个环节有助于查明事实真相,分清责任。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医患双方应当依法维护医疗秩序,尊重事实,提供真实的证据。通过调查与质证,能确保调解是基于真实可靠的信息进行的。
再接着是调解协商阶段。调解员会根据调查了解的情况,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医学知识,提出调解方案和建议。医患双方可以就调解方案进行协商和讨论,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在协商过程中,双方要保持理性和冷静,寻求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这体现了《民法典》中关于当事人自愿、公平、诚信的原则,通过协商达成的调解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愿的体现。
最后是达成协议与签字环节。如果双方就调解方案达成一致,会形成书面的调解协议。调解协议会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赔偿金额、履行方式和期限等内容。医患双方在调解协议上签字确认,调解会结束。调解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双方都应当按照协议履行。依据《人民调解法》,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
总之,医患纠纷调解会的议程是一个严谨且有序的过程,旨在通过合法、公正的方式解决医患之间的矛盾,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8个最新问题
诈骗 时会不会把视频发给家人?
信用卡欠款7个月还不起的话,会面临哪些后果呢?
2024年擅自发行公司债券罪的定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辞退是否应该发放工资?
海南房屋产权违约该如何找律师?
欠款十八万被起诉了该怎么办?
假释是否意味着刑满释放?
本地人在外地是否可以离婚?
纳税人是否有知情权?
打架报警后我需要登记吗?
交通银行社保卡可以在异地激活吗?
想把孩子户口从男方家迁到女方家可以吗?
退休前是否可以领取失业金?
线上销售土蜂蜜是否违法?
单位已承认工伤还需要申请认定吗?
股权转让变更登记的效力会影响股权变更吗?
打架不接受调解会被拘留吗?
担保函是否可以单方撤销?
已为您展示了 18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