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办理离婚登记后一方支付另一方钱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我和配偶打算协议离婚,我们约定在办理离婚登记后,一方要支付另一方一笔钱。但我有点担心,不知道这样的约定有没有法律效力,万一到时候对方反悔不给钱怎么办,想了解下相关的法律规定。
展开


在法律上,约定办理离婚登记后一方支付另一方钱这种情况,主要涉及到离婚协议中财产给付条款的效力问题。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离婚协议的概念。离婚协议是夫妻双方自愿离婚时,就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所达成的书面协议。它本质上是一种民事合同,是双方基于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订立的。 从法律依据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规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这就说明,法律是认可夫妻双方通过签订离婚协议来处理财产分配等问题的。 只要这种约定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并且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那么该约定就是有效的。也就是说,当双方办理了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就生效了,其中关于一方支付另一方钱的约定也随之生效,具有法律约束力。 如果一方在离婚登记后不按照约定支付款项,另一方可以依据离婚协议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会根据离婚协议的约定进行判决。一旦判决生效,若支付方仍不履行支付义务,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不过,在签订离婚协议时,为了避免日后产生纠纷,双方最好将支付的金额、支付方式、支付时间等具体内容明确写在协议中。同时,要确保协议的内容是双方充分协商、自愿达成的,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