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2024年重大误解的适用规定是怎样的?

我签了个合同,后来发现对合同里的重要条款理解和对方不一样,感觉存在重大误解。想知道在2024年,关于重大误解在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是啥,遇到这种情况我该咋办。
展开 view-more
  • #重大误解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2024年,重大误解相关的适用规定主要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这里所说的行为人就是在民事法律行为中因为误解而作出意思表示的人。比如,甲以为自己购买的是某知名品牌的正品商品,结果收到的是仿冒品,这就属于对标的物质量的重大误解,甲就有权请求撤销这个购买合同。 适用重大误解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首先,必须是表意人因为误解作出了意思表示。也就是说,误解和意思表示之间要有因果关系。例如,张三以为李四卖的是自己收藏多年的古董花瓶,基于这个误解签订了购买合同,这就是误解导致了签订合同这个意思表示的作出。 其次,误解必须是重大的。判断是否重大要考虑该误解是否会对表意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如果只是对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产生误解,就不能构成重大误解。比如,购买一件衣服时,对衣服上一个小装饰的颜色有点误解,但这并不影响衣服的主要使用功能和价值,就不属于重大误解。 再者,表意人因为误解遭受了较大损失。这种损失可以是经济上的损失,也可以是其他方面的不利影响。比如,因为对合同价格的重大误解,导致购买方多支付了很多钱,这就属于遭受了经济损失。 当发生重大误解后,当事人应当及时行使撤销权。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撤销权消灭;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所以,如果发现自己存在重大误解,要尽快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出撤销请求,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