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间借贷二审真的很少推翻一审吗?


在我国,民间借贷二审并非绝对很少推翻一审判决,具体要依据多种情况判断。 首先,我们得明白二审法院审理案件的规则。依据《民事诉讼法》规定,二审法院审理上诉案件,主要审查一审判决的事实认定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充分、适用法律是否正确。 如果一审判决事实认定正确,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也正确,那么二审法院应当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比如说,借贷双方对于借款事实、借款金额、还款期限等关键事实都有清晰的证据证明,且一审法院适用法律准确,这种情况下二审大概率会维持原判。 然而,要是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第二审法院应当撤销原判,重新判决。例如,一审法院错误地适用了关于利息计算的法律条款,导致利息计算错误,那么二审法院就会纠正错误,重新作出判决。 还有,如果原判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二审法院有两种处理方式,既可以自己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比如一审中关键证据的真实性存疑,但一审法院未进一步核实就作出判决,二审法院发现后,就可能重新审查证据或发回重审。 另外,如果发现一审法院存在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情况,像违反公开审判规定、违反回避制度、剥夺或限制当事人法定诉讼权利、审判组织组成不合法等,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因为这些程序违法问题可能影响案件的公正审判。 总体来说,民间借贷二审是否能推翻一审判决,没有一个固定的“多”或“少”的答案,要根据具体案件中一审的实际情况以及二审中证据、法律适用、程序等各方面因素综合判断。 相关概念: 第二审程序:是指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生效的第一审裁判,在法定期间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而引起的诉讼程序,是第二审级的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所适用的程序。 审判监督程序:即再审程序,是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向检察院提出申诉,申诉成功后法院启动的程序。启动原因包括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