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诉案件是否都要立案?
我有个申诉案件,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申诉案件都会立案。我已经提交了相关材料,心里没底,不清楚申诉之后到底会不会进入立案程序,想了解一下法律对于申诉案件立案是怎么规定的,是不是只要申诉就一定能立案呢?
展开


申诉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对某一问题的处理结果不正确,而向国家的有关机关申述理由,请求重新处理的行为。在司法程序里,申诉通常是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不服,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重新审查处理案件的请求。 但申诉案件并非都会立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申诉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一)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二)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依法应当予以排除,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三)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四)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五)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从民事诉讼角度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七条也规定了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等多种情形。只有申诉符合这些法定情形时,才会予以立案再审。如果申诉不符合法定的立案条件,法院或检察院经过审查,会驳回申诉请求,而不会立案。 这是因为,法律设置申诉程序是为了纠正可能存在的错误裁判,但同时也需要避免当事人随意、恶意申诉,浪费司法资源。所以申诉案件立案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只有在有合理理由和证据支持的情况下,才会进入立案再审程序。 申诉人在申诉时,应积极提供新证据、指出原裁判的错误等,以增加申诉立案的可能性。而司法机关在审查申诉案件时,也会依据法律规定,客观、公正地判断是否应该立案。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