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送面积真的靠谱吗?


在房地产交易中,赠送面积是开发商常用的促销手段,但它是否靠谱需要从多个法律层面来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赠送面积”的定义。所谓赠送面积,指的是开发商在销售房屋时额外给予购房者一定面积的使用空间,但这部分面积并不包含在购房合同所约定的产权面积之内。常见的赠送面积形式有阳台、飘窗、地下室、阁楼等。 从合同角度来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如果开发商在销售时承诺了赠送面积,并且将其明确写入购房合同,那么这个承诺就具有法律效力。一旦开发商未按照合同约定提供赠送面积,购房者有权依据合同要求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例如,合同中约定赠送一个特定面积的阳台,而交房时却没有,购房者可以要求开发商赔偿损失或者采取补救措施。 然而,很多时候开发商只是口头承诺赠送面积,并没有写入合同。这种情况下,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口头协议虽然也具有法律效力,但在实际维权过程中,购房者往往面临举证困难的问题。因为没有书面证据,很难证明开发商确实做出过这样的承诺。所以,购房者在遇到这种情况时,要尽量让开发商将赠送面积的相关内容明确写进合同。 再从产权角度来看,赠送面积是否能计入产权是一个关键问题。《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规定,不动产登记是确定产权归属的法定程序。如果赠送面积符合相关规划和建设要求,并且能够进行产权登记,那么购房者就拥有了这部分面积的合法产权。但有些赠送面积,如开发商私自搭建的部分,是违反规划和建设规定的,无法进行产权登记。这样的赠送面积虽然购房者可以使用,但不具有合法产权,存在被拆除的风险,也可能会影响房屋的二次交易价值。 此外,赠送面积还可能涉及到物业管理费用等问题。有些小区的物业管理费用是按照房屋产权面积来计算的,但也有些可能会将实际使用面积纳入考量范围。如果赠送面积被纳入物业管理费用的计算范围,购房者可能需要额外支付费用。 综上所述,赠送面积并不一定靠谱。购房者在面对开发商的赠送面积承诺时,要保持谨慎,仔细审查相关合同条款,了解赠送面积的具体情况,包括是否能计入产权、是否符合规划要求等。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咨询专业的律师,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