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非典型自首该如何认定?

我朋友被抓了,他有一些情况好像符合非典型自首,但不确定。我想了解下非典型自首认定的标准是什么,有哪些具体情形能被认定为非典型自首,认定的流程和依据是怎样的,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view-more
  • #非典型自首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非典型自首,又被叫做准自首或者余罪自首,是与一般自首相对而言的。一般自首大家比较熟悉,就是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而非典型自首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 要理解非典型自首的认定,首先要清楚主体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二款规定,适用非典型自首的主体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这里的强制措施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等。正在服刑的罪犯,就是指已经被人民法院判决,正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服刑的犯罪分子。 对于“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这一关键条件,它要求所供述的罪行必须是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如果司法机关已经掌握了相关线索或者证据,即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动交代,也不能认定为非典型自首。并且这里的“其他罪行”是指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不同种罪行。如果是同种罪行,一般不认定为非典型自首,但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在司法实践中,认定非典型自首还需要考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的主动性和真实性。如果是在司法机关的压力下被迫交代,或者供述的内容有虚假成分,都不能认定为自首。例如,犯罪嫌疑人在被讯问时,开始隐瞒部分事实,后来在证据面前才交代其他罪行,这种情况就很难认定为非典型自首。 非典型自首的认定对于犯罪分子的量刑有着重要影响。一旦被认定为非典型自首,根据法律规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这体现了法律对于犯罪分子主动认罪悔罪的一种鼓励和肯定。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