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审判阶段取保候审的条件是什么?
在法律体系中,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对于审判阶段而言,这些条件同样适用。当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时,表明其犯罪情节相对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此时是可以适用取保候审的。比如一些犯罪情节轻微的经济犯罪案件,可能只需要独立适用罚金刑,这种情况下就满足取保候审的可能条件。
若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犯罪性质、悔罪表现等因素,认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也可以取保候审。例如犯罪嫌疑人平时表现良好,此次犯罪是初犯且有自首、 立功等情节,积极退赃退赔,取得被害人谅解等,就有可能被认定为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
对于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在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情况下,也能够取保候审。比如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的心脏病,需要长期住院治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符合条件就可以取保候审。
当羁押期限已满,但案件还没有办结,为了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也需要采取取保候审措施。比如一些复杂的刑事案件,涉及大量的证据收集和调查工作,导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羁押期限已满,但案件还在审理过程中,此时就可以取保候审。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7个最新问题
自己一个人是否可以注册公司?
起诉离婚可以中途撤诉吗?
夫妻双方一方死亡婚姻关系会自动消失吗
已抵押的房屋可以用来做担保吗?
外地人为什么那么想结婚生小孩呢,从法律角度看有什么影响吗?
在民政局登记时可以带头纱吗?
个人独资企业承担的是有限责任还是无限责任?
商住房拆迁赔偿比住宅高吗?
电子健康卡和医保卡有什么区别?
学校里低价出售书是否违法?
个体注册商标的流程及费用是怎样的?
没结婚生孩子算黑户吗?
哪些药费属于自理药费?
专利被盗该怎么申请处理?
有限责任公司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具体操作步骤有哪些规定?
货款久拖未付清,怎样写欠条才算合法?
破产欺诈罪的主要构成要件有哪些?
已为您展示了 17 个相关问题